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电解专题
考点1 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的基本原理
电解原理:以惰性电极(C、Pt)电解CuCl2溶液为例:
【例1】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 )
①电解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③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的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会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 D.①③④⑤
【例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考点2 电极产物的判断和电解规律
1.离子放电顺序的判断
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顺序与 相反
Ag+>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
阴离子在阳极失电子顺序
金属阳极>S2->SO32->I->Br->Cl->OH->高价含氧酸根离子>O2->F
特别提醒:要注意在水溶液中有些离子不发生放电
2.电极产物的判断
阳极:①根据电极的类型(活泼金属和惰性电极金属);②根据 顺序.
阴极:根据 顺序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1)电解水型:
电极反应:阴极 4H++4e-=2H2↑;阳极 4OH--4e-=2H2O+O2↑
总反应式:
包括高价含氧酸(H2SO4、HNO3)、强碱[NaOH、Ba(OH)2] 、活泼金属的高价含氧酸盐[Na2SO4、K2CO3、Al2(SO4)3]。
(2)电解电解质型:
电极反应式:阴极:amMn++mnae-=amM 阳极:anYm--mnae-=nYa
包括无氧酸(除HF) 、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如CuCl2)
(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除氟化物)盐(如NaCl、MgBr2)溶液的电解
以NaCl溶液为例:
电极反应式:阴极 2H++2e-=H2↑;阳极 2Cl--2e-=Cl2↑
总反应式:
阴极由于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电极附近溶液中OH-浓度增大,溶液pH值增大,整个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pH值增大。
(4)放氧生酸型: (如CuSO4、AgNO3)溶液的电解
以CuSO4溶液为例:
电极反应式:阴极 2Cu2++4e-=2Cu;阳极 4OH--4e-=O2↑+2H2O
总反应式:
阳极由于O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大,溶液pH值减小,整个电解质溶液酸性增强,pH值减小
4.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和总的离子反应式的书写
电极方程式是以实际反应的微粒符号来表示的,当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时,在电极反应式中表示时就以H+或OH-表示。
总的离子反应式表示时要注明反应条件-电解,总式的书写要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例3】 (2007年高考江苏卷,电解)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 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
(C)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 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例4】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 H不变
B 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例5】(08全国Ⅱ卷)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考点3:电解原理的有关应用。
1.电解精炼铜
(1)装置组成
①电极材料: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②电解质溶液:用 作电解液
③反应原理:阳极铜以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锌、铁、镍等失电子被氧化,转化成离子进入溶液中,不活泼金属如金和银等沉积在阳极下面形成阳极泥,阴极Cu2+得电子被还原在阴极上析出,其它如Zn2+、Fe2+留在溶液中。
④特征:电解精炼过程中CuSO4溶液的浓度几乎不变,产品纯度高。
2.电镀
(1)装置组成:
①电极材料: (如精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 (如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②电解质溶液:用含 的电解质配成溶液(如CuSO4溶液加一些氨水)作电镀液
(2)反应原理:阳极镀层金属(铜)失电子被氧化,转化成离子进入溶液中,阴极镀层金属离子Cu2+得电子被还原在阴极上析出。
(3)特征:电镀过程中电解质CuSO4溶液的浓度几乎不变。
3.氯碱工业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并以它们为原料进一步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氯碱工业。
(1)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池的组成:
以石墨为阳极,以钢棒为阴极,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为电解质溶液,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2)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机理:
电极反应式:阴极 ;阳极
总反应式:
阳极 阴极产物
在上述反应中,由于H+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生成H2,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结果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增大而呈碱性。
(3) 电解用饱和食盐水的精制
基本步骤:
(4) 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将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它只允许阳离子(Na+)通过,而且阻止阴离子(Cl-、OH-)和气体通过。这样既可以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例6】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黄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例7】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
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
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例8】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f电极为锌板 D.e极发生还原反应
考点4、电解的计算
【例9】(07年全国卷1)以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赏析出Cu的质量为 ( )
A.0.64g B.1.28g C.2.56g D.5.12g
【例10】将0.2molAgNO3,0.4moiCu(NO3)2和0.6molKCl溶于水,配成100ml混合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级上析出0.3mol铜,此时另一级上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 )
A. 4.48L B. 5.6L C. 6.72L D 7.84L
【例11】按右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g(不考虑水的
蒸发)。a、b、c为石墨电极,d为铜电极。
(1)电极P极为 极
(2)a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在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L
(4)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g
【例12】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 _ 。
⑵ PH变化:A_________ 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⑶ 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⑷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 =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BC 4.D 5.D 6.B 7.B 8.B 9.B 10.D
11.(1)负 (2)2H++2e-= H2↑ (3)2.8 (4)16
12.(1)负极 (2)增大 减小 不变 (3)0.025mol·L-1 (4)B
稀
H2SO4
Cu
石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原电池专题
明确复习重点,突出主干知识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形 ①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成 ② 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条 ③ 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件 ④ 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正、负极
正极: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正极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失电子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反
应
原 (氧化反应)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还原反应)
理
电解质溶液
主 ①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要 ②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应 ③制备各种干电池、蓄电池等实用电池
用 化学腐蚀
④ 金属
腐蚀 析氢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现象、本质、联系
吸氧腐蚀
考点1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电极的极性判断>
⑴ 根据电极材料判断
一般情况下,活泼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⑵ 根据电极反应类型判断
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⑶ 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
参与电极反应不断溶解的电极为负极(燃料电池除外);质量增加或附近有气泡产生
的电极为正极。
⑷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判断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原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
⑸ 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动方向判断
在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⑹ 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判断
若给出电池总反应式,通过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可知,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得到电子的一极为正极。
特别提醒:原电池负极的判断应根据其本质进行判断:即“较易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不能一味地根据金属的活泼性进行判断。
<常见误区>
误区一: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
分析: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原电池形成电流,是由于两极在电解质溶液中放电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其中负极是在反应中失电子的一极,负极材料必然是失电子能力较强,但是电极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放电能力与金属的活泼性并不完全一致,即金属活动性强的不一定是负极。哪一种金属作负极,不仅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还与该金属与电解质反应的难易有关,即与电解质的酸碱性、电解质的强氧化性等性质有关。如Mg、Al为两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虽然Al较Mg不活泼,但Al却作该原电池的负极。
误区二: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一定参与电极反应
分析:当某种电极材料能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或H2O、O2)反应时,负极本身失去电子而直接参与反应。但当电极材料不能与电解质溶液(或H2O、O2)反应时,应是相应的还原剂在负极上反应,如燃料电池,其两极一般用镍、铂等金属粉末或活性炭压制成透气多孔且具有催化活性的电极,通可燃性气体(H2、CH4、C2H6、CO、甲醇蒸气等)的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助燃性气体(氧气或空气)的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但两电极材料本身并不参与化学反应,只起传导电子的作用。
误区三:原电池中的电解质一定参与原电池反应
分析:一般常见原电池的电解质都是其中的阳离子(或溶在电解质中的分子)在正极上放电,如锌铜原电池正极反应:2H++2e-=H2↑,在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反应:O2+2H2O+4e-=4OH-等,易造成若电解质本身不能得失电子就不能构成原电池的错觉。其实大部分电池中的电解质在充、放电时是没有电子得失的,只是起着内电路导电功能和调节离子浓度的作用。如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式:2H2+O2=2H2O,KOH没有参加原电池反应,只起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作用。
【例1】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 )
【例2】(08广东卷)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例4】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胆矾晶体,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升)与时间t(分)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考点2 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源
1.实用电池的特点
实用电池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能产生比较稳定而且较高电压的电流;(2)安全、耐用且便于携带,易于维护;
(3)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4)便于回收处理,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较小;
(5)能量转换率 。
2.几种常见的电池和新型电池分类及反应原理简介
化学电池分类:
电池(如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电池(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如铅蓄电池)
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
(1)一次电池
①碱性锌锰电池
构成:负极是锌,正极是MnO2,正极是KOH
工作原理:负极 Zn+2OH—-2e-=Zn(OH)2;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②钮扣式电池(银锌电池)
锌银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Ag20,电解质是KOH,总反应方程式:Zn+Ag20=2Ag+ZnO
特点:此种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宜小电流连续放电。
③锂电池
锂电池用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电解质溶液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12)中组成。
锂电池的主要反应为:负极:8Li-8e—=8Li+ ;正极:3SOC12+8e—=SO32-+2S+6Cl—
总反应式为:8Li+3SOC12=6LiCl+Li2SO3+2S
特点: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压稳定、工作效率高和贮存寿命长的优点。
(2)二次电池
①铅蓄电池:
(1)铅蓄电池放电原理的电极反应
负极:Pb+S042—-2e—=PbSO4; 正极:Pb02+4H++S042—+2e—=PbSO4+2H20
总反应式:Pb+PbO2+2H2SO4=2PbS04+2H2O
(2)铅蓄电池充电原理的电极反应
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42- ;阴极:PbSO4+2e-=Pb+SO42-
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②镍一镉碱性蓄电池
构成:放电时镉(Cd)为负极,正极是NiO(OH),电解液是KOH
工作原理:负极:Cd+2OH—-2e-=Cd(OH)2;正极:2NiO(OH)+2H2O+2e-=2Ni(OH)2+2OH—
总反应式:
特点: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但一般体积大、废弃电池易污染环境。
(3)燃料电池
①氢氧燃料电池
当用碱性电解质时,电极反应为:
负极:2H2+40H—-4e—=4H20; 正极:02+2H20+4e—=40H—
总反应:2H2+02=2H2O
②甲烷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
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
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③CH3OH燃料电池
用导线相连的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CH3OH和O2,则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负极:2CH3OH +16OH--12e-=2CO32-+12H2O; 正极:3O2+6H2O+12e-=12OH-
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判断或书写及电池变化的分析
(1)先写出电池反应(对于简单的电池反应,复杂的电池反应考试往往是已知的)
(2)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
(3)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确定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及生成物
(4)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数确定得或失的电子数
(5)配平电极反应式(注意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常需考虑H+、OH-、H2O)
(6)可根据电极反应或电池反应分析两极及电解质溶液的变化等
【例5】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 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例6】(08宁夏卷)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
A.CH3OH(g)+O2(g) = H2O(1)+CO2(g)+2H+(aq)+2e-
B.O2(g)+4H+(aq)+4e- = 2H2O(1)
C.CH3OH(g)+H2O(1) = CO2(g)+6H+(aq)+6e-
D.O2(g)+2H2O(1)+4e- = 4OH-
【例7】(08江苏卷)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2H2O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例8】(09广东化学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考点3原电池PH值的变化和简单计算
1.在原电池工作时,由于 失去电子进入电解溶液,正极附近的阳离子得到电子从溶液中析出,可能会引起溶液PH值的变化。
(1)当负极产生的金属离子结合溶液中的OH-时,电极附近的溶液PH值 。当正极O2得电子时结合溶液中的水时,生成OH-使溶液中的PH值增大。
(2)电池工作时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必须从总反应式来分析。当电解液中酸被消耗时,溶液PH值增大,当电解质溶液中碱被消耗时,溶液PH值减小。
2.原电池的有关计算
电子守恒法是依据氧化剂与还原剂 相等这一原则进行计算的。电子守恒法是氧化还原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计算时可由电极反应式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失去的电子(或得电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例9】(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②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A = 6.02×1023 /mol,电子电荷为1.60×10-19 C)
【例10】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 B池为
⑵ 铜极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1为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⑶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增加或减少) g.
CuSO4溶液的质量变化了(增加或减少了) g
考点4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原电池的应用
(1)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如实验室制氢气,通常用不纯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若用纯锌,则通常在溶液中滴几滴硫酸铜溶液。
(2)可以利用原电池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负极活泼)。将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质溶液里构成原电池后,根据电极的活泼性、电极上的反应现象、电流方向、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等进行判断。
2、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分析金属的腐蚀和防护问题
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但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把电化学腐蚀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两种。
以钢铁腐蚀为例,吸氧腐蚀发生的条件是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中溶有O2,并呈极弱酸性或中性,反应中O2得电子被还原;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Fe):2Fe—4e-==2Fe2+,正极(C):O2+2H2O+4e-==4OH-。
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是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较强,反应时有H2析出;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Fe):Fe—2e-== Fe2+,正极(C):2H++2e-==H2↑。
金属防腐方法:①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② 表面覆盖保护层(如钢铁表面涂矿物油、油漆、加电镀层、形成稳定的氧化膜等;③ 电化学保护法(接上一块活泼金属使被保护金属成为正极受保护、将被保护金属接到电源负极)。
通常金属的腐蚀德快慢类型: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自然的腐蚀>原电池的正极(保护)>电解池的负极(保护)。
【例11】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的左侧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液面装置a比装置b的低
C.装置b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C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例1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 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泼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 B.a>c>b>d
C.a>c>d>b D.b>d>a>c
【例13】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铝片不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D.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例14】(09上海卷13)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
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
错误的是 (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参考答案】
1.BD 2.C 3.C 4.C 5.D 6.C 7.A 8.A
9. Zn → Zn2+ + 2e- 2H+ + 2e- → H2 4.48L 3.85× 104C
10.(1)原电池 电解池 (2)正 Cu2+ + 2e- → Cu 阳 2Cl- → Cl2↑+ 2e- 有气泡冒出,溶液变红 (3)减少 0.65 增加 0.015
11.B 12.C 13.C 14.B
不断
阳离子
溶解
移动
A B C D E F
Zn
C2
Cu
C1
A
B
CuSO4溶液
KCl酚酞溶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