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太阳和太阳系》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太阳和太阳系》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1-11 14: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太阳与太阳系湖科版 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
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130万个地球。怎样观察太阳
千万不要用眼睛直接去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你的眼睛。
也不能直接用放大镜、望远镜等来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你的眼睛。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会有怎么样?会有生命吗? . 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存在,所有的生物种类都会被灭绝。
. 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 地球上将到处是寒冷。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都是围绕太阳运动。水星水 星距离太阳最近,我国古称辰星;
表面没有水和大气,只有许多很深的陨石坑;
没有大气保护,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很大(零下2000C~+6000C),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类地行星;
自转周期58.6日,公转周期为88日;
赤道半径为244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37倍。金星金 星天空中除太阳和月球外最亮的一颗星体;
古代称之为太白星、启明星(清晨)、长庚星(傍晚);
金星表面是一片不毛之地,有一层浓密的大气覆盖,具有腐蚀性,气压高出地球的气压100倍,有很强的硫酸雨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很强,温度很高;
由于大气的保护作用,固体表面平坦,但有山地(主峰麦克斯韦山峰高达12000M)、有1200KM的裂谷;
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470C;
类地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自转周期243日,公转周期为225日;
赤道半径为605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88倍。
地球地 球
距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
有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氧气),密度适中。有层次,对流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类生活很重要;
表面温度一般为平均值13~150C,适合生物生存;
自转周期为1天,公转周期为365.2422 天;
平均半径为6371K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9.8M/S;
是太阳系目前发现惟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火星火 星南北极都有白色的极冠,已经证明主要是干冰和冰水;冬天极冠增大,夏天消融;
大气稀薄,气压是地球的0.5%~0.8%;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其云层的主要成分为干冰。干燥,昼夜温差很大(1000C);无陆地生物—低温的影响;
表面有氧化铁组成的棕红色的土壤层,其天空呈现橙红色;
温差很大,所以时常发生“尘暴”,席卷全球,;可以持续数月之久;
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公转周期为1.88年;有2颗卫星;
平均半径为3395KM,表面重力是地球重力的0.38倍。
木星木 星亮度仅次于金星;
有许多不同颜色的斑纹和平行与赤道的明暗相间的条带;皆为云带,有上千公里厚;
质量和体积是9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
赤道是地球的11.2倍;自转速度最快(约为9小时55分);
表面是浓厚的大气,底下是液态的海洋;
表面有一个低压气旋型的大红斑,组成物质为红磷,其存在有上百年;长为26000KM,宽约11000KM;1977年发现的;
木星大气的成分主要是H(占82%;氦占17%,其余是甲烷和氨);
有光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组成;磁层影响有极光现象;
到2003年发现有61颗卫星。土星土 星密度最小但可能有岩石固态核,质量仅次于木星而居于第二位;
有美丽的光环,与土星隔离。三环之间也相互隔离。其主要为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组成(1M~1KM)而绕土星转动;
大气层下面无岩石表面,为液态表面;表面温度低(-1800C),气体物质都冻结成小晶体、形成云带、层层包围土星,并绕着土星在运动;
有平行于出倒的亮暗条纹,他是云带,主要成分是氢、甲烷和氨;
到2003年发现土星有31颗卫星;1955年发现土卫六,已经证明其上可能有低级的生命,因为表面有有机层。
天王星天王星
1781年由英国音乐教师、天文学家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威廉);
肉眼在冲日看到;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表面围绕着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氢和氦。云层物质及其状态不清楚;表面推测可能有很厚的冰层;
到1997年发现天王星有卫星24颗,但都很规则;
1986年发现天王星也有光环至少有10个,主要还是石头、尘埃颗粒和冰块组成;总宽度有7000KM。海王星海 王 星肉眼观察不到,亮度较小;
海王星是英国剑桥大学刚毕业的学生,1845年根据天体力学理论推算出来,后用望远镜寻找而发现的;
有四季的变化;蓝绿色的圆球状天体;
有浓密的大气(甲烷和氢),所以反射率较高;风暴多,大气层中有亮斑和黑斑,有类似木星的“大黑斑”,其是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气团;
1980年掩星观察时确认海王星有5道光环,有的残缺不全;
目前发现有11颗卫星。
冥王星又称为134340号小行星,于1930年1月由克莱德·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它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但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冥王星被降格为矮行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2.0克左右/立方厘米,质量1.290×10 千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22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