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2-20 16: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5张PPT。玉米大豆猪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如玉米、大豆、猪肉等都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这些物质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机化学的定义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做有机化学。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总称为烃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官能团不但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是有机物分类的依据和决定该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关键结构部分。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不同,其化学性质就不同。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练习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BC二、按官能团分类 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性质是由有机化合物具有何种官能团来决定的。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要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特征和性质,才能准确的判断有机物的类别、判断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设计有机物的合成路线等。例1 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①CH3CH2OH  ②   ③CH3CH2Br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5)醛: ;
(6)酮: ; (7)羧酸: ;
(8)酯: 。 (1)芳香烃: ;
(2)卤代烃: ;
(3)醇: ;
(4)酚: ;⑨③⑥①⑤⑦②⑧⑩④  跟踪练习1 下列有机物中:
  (1)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⑤⑥⑦⑧⑨
   (2)②⑤⑦⑨
   (3)⑦⑨ [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节的内容
2、完成课后习题的第3题
3、归纳总结官能团分类的特点。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仅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两种,而仅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却超过了几百万种,这是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关。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思考:
1、为什么碳和氢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2、共价键的形成特点是什么?
3、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的结构是怎
样的?实验数据:
甲烷分子中有四个C-H键,且键长(1.09×10-10m)、键能(413KJ/mol)、键角(109°28′)都相等。
从键角看(A)、(B)有90°和180°两种键角,只有(C)符合 ABC甲烷的空间结构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碳与氢形成四个共价键,以C原子为中心,
四个氢位于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立体结构共价键参数键长:
键角:
键能: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稳定决定物质的空间结构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甲烷分子的电子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科学实验还表明: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等同的,碳原子的4个价键之间的夹角(键角)彼此相等,都是109°28′。4个碳氢键的键长都是1.09×10-10 m。经测定,C—H键的键能是413.4 kJ·mol-1。碳原子成键特点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以共价键相结合,碳原子间不仅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还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的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轨道杂化理论: 成键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
子轨道,可以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
确定空间,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总结】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2、碳原子相互之间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长的碳链。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问题思考】如果组成物质的分子式相同,
形成的分子结构是否相同呢?36.07℃27.9℃9.5℃分子组成相同,链状结构结构不同,出现带有支链结构概念2.同分异构体1. 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体现象的化合物互称
为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
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特点三个相同分子组成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式相同两个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同分异构体的特点3. 碳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越多
4. 同分异构类型碳链异构
碳链骨架(直链,支链,环状)的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碳碳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位置异构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5H12
C4H8
1-丁烯,2-丁烯,2-甲基丙烯
C2H6O乙醇,二甲醚
官能团种类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官能团异构【判断】下列异构属于何种异构?1-丙醇和2-丙醇
CH3COOH和 HCOOCH3
CH3CH2CHO和 CH3COCH3
4 CH3— CH — CH3和 CH3CH2CH2CH3
?
CH3
5 CH3CH=CHCH2CH3 和
CH3CH2CH = CHCH3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练习:书写C7H16 的同分异构体1、一直链2、主链少一个碳3、主链少二个碳(1)支链为乙基(2)支链为两个甲基A、两甲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两甲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两甲基在不同一个碳原子上支链邻位支链间位4、主链少三个碳原子(1)(2)5.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口诀: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再到间。减碳架支链最后用氢原子补足碳原子的四个价键。 【观察】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在结构式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练习2】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同分异构体。 ①按位置异构书写 ②按碳链异构书写 ③按官能团异构书写
√三、常用化学用语结构式CH3 CH = CH2结构简式 C C=C碳架结构键线式书写结构简式的注意点1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可以省略2 C=C C=C中的双键和三键不能省略,但是
醛基羧基的碳氧双键可以简写为-CHO,-COOH3准确表示分子中原子成键的情况如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HO-CH2CH3下列各组物质中,哪些属于同分异构体,是同分
异构体的属于何种异构?
① H2N—CH2—COOH 和 H3C-CH2—NO2
② CH3COOH和 HCOOCH3
③ CH3CH2CHO和 CH3COCH3
④ CH3CH2CH2OH 和 CH3CH2OCH3
科学史话碳四面体学说的创始人——范特霍夫Your Text1852年8月30日186718711874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1901出生于荷兰
的鹿特丹市
进入一所中等技校学习,
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
提出了碳原子四面体
结构的立体化学概念
成为著名的有机化
学家凯库勒的学生
获得了第一届
诺贝尔化学奖
[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节的内容
2、完成课后习题的第2、3、4题
3、课后查阅有关范特霍夫的生平事迹。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烷烃的命名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一、烷烃的命名1、烷基的命名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烃基。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CH3CH2CH3甲基乙基2、习惯命名法 1、正(normal)某烷??? C1~C10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C10 ??? 汉文数字

正己烷?
2、异(iso)某烷??? 碳链一末端带两个甲基。
?3、新某烷??? 含五或六个碳的碳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为季碳原子的称为“新某烷”
3、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某烷
?????
2、支链烷烃
?(1)选择主链(母体):选择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
为主链
例1、2:给下列有机物选择主链?
如果两条碳链的碳原子数相同时,选择含支链较多的碳链为主链。 A 为主链
(2)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 a. 从靠近取代基一端顺次编号;
b. 当有几种编号可能时,选择使取代基具有“最低序列”即使取代基的编号顺次逐项比较为最小的编号; 例3:
取代基编号:(上)2,6,8
????????????????? (下)2,4,8??? (正确编号)
(3)名称的书写次序
取代基的排列顺序:小 前、大 后、同 合并
IUPAC法按取代基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次序排列。
支链名称写在主链名称前面,在支链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的位置,并用短线隔开。若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需合并,用“二、三”等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数字之间用“,”隔开。例如1 2 3 4 5 6 7 82,6,6 — 三 甲基 —5 —乙基 辛烷主链取代基名称取代基数目取代基位置小结命名规律1、命名步骤:
1)选主链;
2)定位;
3)命名。2、命名原则:一长、
一近、一简、一多、
一小。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选主链,称某烷;
练习: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烷烃命名:3-甲基-6-乙基辛烷2,5-二甲基- 3-乙基己烷
  跟踪练习 按系统命名法,
的正确名称是(  )
  A.1,2,4-三甲基-1,4-二乙基丁烷
  B.3,5,6-三甲基辛烷
  C.3-甲基-2,5-二乙基己烷
  D.3,4,6-三甲基辛烷
  答案 D  跟踪练习 下列烷烃命名错误的是(  )
  A.2-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2,3-二甲基丁烷
  D.2-甲基-3-乙基丁烷
  答案 D判断下列名称的正误:
1)3,3 – 二甲基丁烷;
2)2,3 –二甲基-2 –乙基己烷;
3)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4)2,3,5 –三甲基己烷√××√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1、选择主链 含双键的最长碳链 2、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起依次编号 取代基位码:
上:2,2,5
下:2,5,5√3、标明双键的位次 ? 将双键两个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编号,放在烯烃名称的前面 4-甲基-2-乙基己烯
2-ethyl-4-methylhexene
2,2,5-三甲基-3-己烯
2,2,5--trimethyl-3-hexene
4、其他命名原则与烷烃相同。 练习: 1)写出C7H1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加以命名; 2)写出C5H10的同分异构体(链状)的结构简式并加以命名;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 一烃基苯
以苯环为母体,称“× ×苯”
以苯基为取代基,称“苯基× ×”2,4-二甲基-1-苯基-1-己烯甲苯 异丙苯 苯乙烯 苯乙炔 三苯甲烷 2.二烃基苯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O-二甲苯 m-二甲苯 p-对二甲苯ortho 邻
meta 间
para 对对保留俗名的芳烃,如甲苯、异丙苯等可作为母体命名对乙基甲苯 对叔丁基甲苯3. 三烃基苯 连三甲苯 偏三甲苯 均三甲苯当烃基不同时,按顺序规则,以小基团为1位(为母体)满足取代基位码尽可能小。2-乙基-4-异丙基甲苯  典例导析
  知识点: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
  例1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丁炔
  B.3-甲基-2-乙基戊烷
  C.2,3-二甲基戊烯
  D.3-甲基-1-戊烯
  解析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按题中的名称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再按系统命名法检验是否正确。如果熟悉命名原则及烃类的命名一般规律可较快判断,不必逐一写出结构式分析。  A项主链碳原子有3个以上的炔烃,要标明碳碳三键的位置,故A项不正确。
  B项的烷烃命名中,碳链1位上不可能有甲基,2位上不可能有乙基,3位上不可能有丙基,以此类推。否则,母体的选择必不符合选取最长碳链为母体的原则,B项中“2-乙基”是错误命名,B项不正确。
  C项主链碳原子数为3个以上的烯烃,必须标明双键的位置,该命名中戊烯未标明双键位置,所以C项错误。
  D项正确。
  答案 D[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节的内容
2、完成课后习题的第2、3题
3、课后总结归纳有机物命名的规律。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分离和提纯
二、元素分析和分子量的测定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内容复习1、混合物分离中常用的操作有哪些?2、过滤、结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 3、分离除杂的基本原则:怎样获得一种纯净的有机产品呢?1)来源:不增、不减、易分、复原2)分离提纯的方法天然或人工合成3)确定分子结构:组成元素分子组成分子结构考虑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
即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粗产品分离提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除杂质确定组成元素质量分析测定分子量结构分析实验式或最简式分子式结构式每一个操作步骤是怎样完成的呢?一、分离和提纯1、蒸馏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如工业乙醇的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大于30℃)。[实验1]在25ml蒸馏烧瓶中,通过玻璃漏斗导入100ml工业乙醇,再在烧瓶中投入1-2粒素烧瓷片,装好蒸馏装置,往冷凝器中通入冷却水,加热蒸馏,蒸馏产物以每秒3-4滴为宜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入水口出水口蒸馏装置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应与支管口的上端在同一水平加入沸石的作用:防止液体爆沸注意事项
  (1)安装顺序:安装蒸馏仪器时要注意先从蒸馏烧瓶装起,根据加热器的高低确定蒸馏烧瓶的位置,然后再接水冷凝管、尾接管、接受器(锥形瓶),即“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拆卸蒸馏装置时顺序相反,即“先右后左”。
  (2)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3)加入工业乙醇的量应占蒸馏烧瓶容积的 ~ ,一般
为宜。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5)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
  (6)收集到的馏出物叫馏分,它只是某一温度范围内的蒸馏产物,仍然含有少量杂质。2、重结晶重结晶: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杂质除去的方法。 关键:选择适当的溶剂。选择溶剂的条件:
(1)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
(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实验】苯甲酸的重结晶
  步骤:高温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将1 g粗苯甲酸加到100 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 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个100 mL的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探究】在苯甲酸重结晶的实验中,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结晶时的温度是不是越低越好?
  提示:冷却结晶时,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因为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温度极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作带来麻烦。3、萃取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包括: 1)液—液萃取:是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2)固—液萃取:是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专用仪器设备)振荡静置分液
  ①常用的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②操作:加萃取剂后充分振荡,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静止分层后,先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再打开下端的旋塞,从下口将下层液体放出,并及时关闭旋塞(以防上层液体进入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选用萃取剂的原则:①和原溶液中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③萃取剂与被萃取的物质要易于分离。 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这种方法就是色谱法。
  常用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氯化铝、活性炭等。4.色谱法  典例导析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1 将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通常采用的方法填在横线上:
  (1)CH3COONa(NaCl):__________________。
  (2) (Br2):____________________。
  (3)C2H5OH(CH3COOH):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蒸馏是根据液体沸点的不同,重结晶是根据固体溶解度的不同,而萃取是根据液态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的分离操作。
  答案 (1)重结晶
  (2)萃取分液(常选用的是NaOH溶液)
  (3)加NaOH后蒸馏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试剂的选择
  例2 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在方框内填入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 三者为互溶的液体,CH3COOCH2CH3不溶于水,CH3COOH、CH3CH2OH均易溶于水,故可先用水溶液分离出CH3COOCH2CH3;乙醇、乙酸的沸点相差不大(78 ℃,117 ℃)且极易互溶,故设法将CH3COOH转化为盐类,而后利用蒸馏法得到CH3CH2OH,最后将乙酸盐再转化为CH3COOH,蒸馏得到即可。
  答案 a:饱和Na2CO3 ①分液 ②蒸馏 b:H2SO4 ③蒸馏 A:CH3COOCH2CH3 B:CH3CH2OH、CH3COONa C:CH3COONa D:CH3COOH 
E:CH3CH2OH  跟踪练习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
  B.可用蒸馏法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
  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和四氯化碳
  答案 C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元素分析  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C→CO2,H→H2O,Cl→HCl。
  定量分析:将一定量有机物燃烧后分解为简单有机物,并测定各产物的量,从而推算出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实验式:表示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1)实验方法
  ①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
  用CuO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氧化后产物H2O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浓溶液吸收,分别称出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其余的为氧原子的含量。
  ②现代元素分析法
  (2)数据处理
  碳、氢、氧在某有机物中的原子个数比
n(C)∶n(H)∶n(O)= ∶ ×2∶ ,元素分
析只能确定组成分子的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例: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最简式)李比希科研成就①关于雷汞的研究②有机分析方法的研究③基团理论的发展④多元酸的观点⑤明确提出“氢是酸的基本元
素说”:⑥农业化学(尤其是肥料学说)
的奠基人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化学家,在1901-1910年的前
十次诺贝尔化学奖中,出自李比希门下的占70%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原理:用高能电子流轰击样品,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由于它们的相对质量不同而使其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也先后不同,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乙醇的质谱图相对丰度(RA)——以图中最强的离子峰(基峰)高为100%,其它峰的峰高则用相对于基峰的百分数表示。 29100%060%20%503020 质荷比最大的数据表示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6O) =C2H6O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最简式量C2H6O的分子结构怎样呢?质谱法只能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无法得到它的结构,必须结合鉴定结构的方法。  仅仅确定了有机物的分子式,还不能弄清分子内部的结构。如前面提到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46,因此实验式就是分子式,即C2H6O,但
它可能出现两种结构: 和 ,
因此只有鉴定分子结构才能确定。
  鉴定结构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是鉴别官能团,物理方法主要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三、分子结构的鉴定常用的物理方法:1、红外光谱2、核磁共振氢谱3、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分子结构鉴定的方法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往往较费时,而物理方法具有快速、微量、准确、信息量大等特点。1、红外光谱 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吸收越强,透过率越低,则说明含有该种原子团(官能团)  例如,上面提到的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图(如下图)上发现有O—H键、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
 
 
  因此,可以初步推测该未知物A是含羟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可写为C2H5—OH。2、核磁共振氢谱 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未知物A(C2H5—O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如图1),峰面积之比是1∶2∶3,它们分别为羟基的一个氢原子、亚甲基(—CH2—)上的两个氢原子和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的吸收峰。而二甲醚(CH3OCH3)中的六个氢原子均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氢原子,应只有一个吸收峰(如图2)。
  从上述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可知:
  (1)红外光谱图表明有羟基(—OH)、C—O键和C—H键红外吸收峰。
  (2)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因此,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应该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粗产品分离提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除杂质确定组成元素质量分析测定分子量结构分析实验式或最简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晶萃取蒸馏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能否用化学方法?[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章的内容
2、完成课后习题的第2、3题和复习题的第4题
3、课后总结归纳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本章知识总结1、学会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2、掌握碳的四面体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烷烃的命名;
4、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章节复习一、有机物的分类有机物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按官能团来分类烃链状烃
环状烃烷烃
烯烃
炔烃脂环烃
芳香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醚
醛、酮、羧酸、酯同分异构现象概念: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书写: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
位置由心到边;排列对邻到间;
补足氢原子使碳满足四个价键种类碳链异构
官能团异构
位置异构二、同分异构现象三、有机物的命名命名烷烃选主链(“长”而“多”),称某烷;
编号位(“近”而“小”) ,定支链;
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
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烯烃炔烃选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离双键或三键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表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苯的同系物:以苯环作为母体四、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确认1、烷烃只有碳链异构书写时要注意写全,但不要重复,一般可按下列规则书写:
成支链,一条线;
摘一碳,挂中间;
往边排,不到端;
摘两碳,成乙基;
二甲基,对邻间;
不重复,要写全。2、烯烃、炔烃同分异构体类别碳链异构;
双键或三键位置异构;
类别异构(单烯烃与环烷烃、炔烃与二烯烃)
空间异构(顺反异构)3、芳香烃同分异构体类别支链的碳链异构;
支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
空间异构4、烃的含氧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类别碳链异构;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书写时顺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