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位] 1.知道波长的含义,能从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2.知道波传播的周期或频率,理解波的周期或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或频率的关系.3.知道什么是波速,了解决定波速的因素,并会用公式v=λf进行有关计算.4.掌握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周期性和双向性特点.
一、波长、频率、波速
1.波长
(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 λ 表示.
(2)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长反映了波在空间的周期性.
2.周期和频率
(1)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也叫做波的周期或频率.
(2)周期、频率的关系:周期T与频率f互为倒数,即f=.
(3)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只取决于波源,波的周期和频率就是指波源的周期和频率,与v、λ无任何关系.
3.波速
(1)决定因素: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2)波速、波长、周期的关系:由于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因此三者之间关系为:v=或v=fλ.
(3)波速与振动速度: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不同,波速是振动形式匀速向外传播的速度,始终沿传播方向;振动速度是指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深度思考】
如图1所示,一个高个子人和一个矮个子人并肩行走,哪个人的双腿前后交替更为迅速?如果拿这两个人与两列波做类比,波长、频率、波速分别可以比做什么?
图1
答案 矮个子人的双腿前后交替更为迅速.波长可以比作每一步的步幅,频率可以比作迈步的频率,波速可以比作人行走的速度.
【例1】 (多选)关于机械波的频率、波速、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B.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C.波速等于波源的振动速度
D.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
解析 由波长的定义可知,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选项A错误;由波的频率的定义可知选项B正确;波速是波的传播速度,与波源的振动速度不同,选项C错误;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但波速改变,由v=可知波长改变,选项D正确.
答案 BD
波长的定义中要注意“相邻”和“总是相同”;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波速由介质决定;波长由波源和介质共同决定.
【例2】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 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周期为4 s B.振幅为20 cm
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 D.传播速度为10 m/s
解析 ω=5π rad/s,周期为T==0.4 s.由题目中波的图象得:振幅A=10 cm,波长λ=4 m,故波速为v==10 m/s.P点在t=0时振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 CD
根据质点P的速度方向可运用波形平移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由图读出波长,由v=求出波速.
二、波的多解问题
1.波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传播具有双向性,所以关于波的问题更容易出现多解.造成多解的主要因素有:
(1)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波的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3)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4)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2.在解决波的问题时,对题设条件模糊,没有明确说明的物理量,一定设法考虑其所有的可能性:
(1)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2)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有起振方向相反的两种可能;
(3)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4)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
【例3】 (多选)如图3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 m.b点在a点右方,当一列简谐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b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 s后,a点位移第一次变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图3
A.4.67 m/s B.6 m/s
C.2 m/s D.14 m/s
解析
此题虽然已说明了波的传播方向,但满足题设条件的a、b两点可以有无数个可能位置,如图中的b1、b2、b3、….只可以写出a、b间距的通式sab=λ+nλ(n=0,1,2,…),则λ=(n=0,1,2,…),由题意知T=4 s,即波速v== m/s(n=0,1,2,…).经求解可知选项A、C正确.
答案 AC
【例4】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t1=0和t2=0.005 s时的波形如图4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
图4
(1)设周期大于(t2-t1),求波速;
(2)设周期小于(t2-t1),并且波速为6 000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解析 当波传播的时间小于周期时,波沿传播方向前进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波传播的时间大于周期时,波沿传播方向前进的距离大于波长,这时从波形的变化上看出的传播距离加上n个波长才是波实际传播的距离.
(1)因Δt=t2-t1<T,所以波传播的距离可以直接由图读出.
若波向右传播,则在0.005 s内传播了2 m,故波速为v==400 m/s.
若波向左传播,则在0.005 s内传播了6 m,故波速为v==1 200 m/s.
(2)因Δt=t2-t1>T,所以波传播的距离大于一个波长,在0.005 s内传播的距离为Δx=vΔt=6 000×0.005 m=30 m,==3,即Δx=3λ+λ.
因此,可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答案 (1)波向右传播时,v=400 m/s;波向左传播时,v=1 200 m/s (2)x轴负方向
解决周期性及双向性带来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如下:
?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按波传播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确定Δt和T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
?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加强多解意识,认真分析题意.
?4?空间的周期性和时间的周期性是一致的,实质上是波形平移规律的应用,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题目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求解.
1.(波长概念的理解)(多选)如图5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答案 BC
解析 从题图象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质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A错误;质点B、F是同处在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B正确;质点D、H是同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正确;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而是两个波长,D错误.
2.(波长、频率、周期、波速)(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答案 AB
解析 机械波的传播是将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向外传递的过程,对简谐波而言,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振幅和周期都与波源的相同,A、B正确;质点P的振动速度不是波的传播速度v,C错误;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与它们的距离无关,D错误.
3.(波的多解问题)(多选)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6中实线所示,在t=1 s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
图6
A.波长一定是4 cm
B.周期一定是4 s
C.振幅一定是2 cm
D.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
答案 AC
解析 解波的图象的题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读图,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振幅和波长,此题便可读出波长是4 cm,振幅是2 cm,故选项A、C正确;另一类是根据图象给定的条件,去计算波速、周期,判定波传播的方向,判定某一质点的运动情况及判定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由题可知nT+T=1 s(n=0,1,2,3,…)周期有不确定解,因此选项B错误.同理传播速度v=也不确定,选项D错误.
4. (根据质点振动求描述波的物理量)(多选)如图7所示为t=0时刻的波形图,波的传播方向平行于x轴.质点A位于xA=2 m 处,质点B位于xB=3 m处.t=2 s时,质点B第一次出现在波峰位置;t=3 s时,质点A第一次出现在波峰位置.则( )
图7
A.波速为1 m/s
B.波的周期为4 s
C.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t=1 s时,质点A的振动速度小于质点B的振动速度
答案 ABD
解析 由波形图知,波长λ=4 m.由题图得,B在A右侧,B比A先到达波峰,则波向左传播,即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选项C错误;则质点A出现波峰的时刻t=T,质点B出现波峰的时刻t=T,两式联立解得T=4 s,选项B正确;由v==1 m/s知,选项A正确;t=1 s时即经过周期,质点A处于波谷,质点B处于平衡位置,质点A的振动速度小于质点B的振动速度,选项D正确.
5.(波的传播方向上某点运动情况的分析)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传到R点时的波形如图8所示,波速为v=0.06 m/s,质点P、Q的坐标分别为xP=0.96 m,xQ=0.36 m,求:
图8
(1)质点P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如何;
(2)从图示时刻经多长时间,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
(3)质点P到达波峰时,质点Q在何处.(波连续不间断)
答案 (1)沿y轴负方向 (2)12 s (3)波谷
解析 (1)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起振方向都相同,即与此时刻x=0.30 m处质点R的振动方向相同,沿y轴负方向.
(2)由波的图象可得波长λ=0.24 m,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即为质点P前方距质点P最近的波谷传播到质点P所用的时间,Δt== s=12 s.
(3)因为ΔxPQ=0.6 m=λ,所以P、Q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当质点P到达波峰时,质点Q在波谷.
题组一 波长、频率、周期、波速及其关系的应用
1.关于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
B.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C.波速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
D.波速与波源的频率成正比
答案 B
解析 波速反映的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它与质点的振动快慢无关,因此选项A错误,B正确;波速只由介质决定,而与频率和波长无直接关系,选项C、D错误.
2.(多选)关于公式v=λf的理解,正确的是( )
A.v=λf适用于一切波
B.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
C.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由v=λf知,波长是4 m的声音为波长是2 m的声音传播速度的2倍
答案 AC
解析 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A正确;机械波的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或波长无关,所以B、D错;对同一列波,其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C正确.
3.(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B.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C.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解析 根据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可知,该水面波的周期为T= s= s,频率为f==0.6 Hz,选项A错误;该水面波的波长为λ=vT=1.8× m=3 m,选项B正确;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但能量会传递出去,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4.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0.5 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此列波的波长为2.5 m
B.此列波的频率为2 Hz
C.此列波的波速为2.5 m/s
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 D
解析 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b和c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即5 m,A项错;而a和b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波从a传到b所用时间为半个周期即0.5 s,所以周期为1 s,频率f=1 Hz,B项错;波速v==5 m/s,C项错;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说明波是从a向b传播即沿x轴正方向,D项对.
5.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2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图2
A.沿x轴负方向,60 m/s B.沿x轴正方向,60 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 m/s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图甲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长是24 m,根据题图乙可知,周期是0.4 s,所以波速是v== m/s=60 m/s,选项A正确.
6.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T= s=2 s,f==0.5 Hz,A、D错误;λ=3 m,则λ=2 m,B错误;v== m/s=1 m/s,所以C正确.
题组二 波的多解问题
7.一列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如图3中实线所示,此时刻质点M的运动方向向上,经过时间Δt后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振源周期为T,则( )
图3
A.Δt一定为T B.Δt可能为T
C.Δt一定为T D.Δt可能为T
答案 D
解析 由波形图及M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此波向左传播,且Δt=nT+T(n=0,1,2…),所以D正确.
8.(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图4
A.7 m/s B.3 m/s C.1 m/s D.5 m/s
答案 BC
解析 t9.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14.6 m.P、Q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
答案 BD
解析 由v=λf可知,波的波长为λ==0.8 m,xPS=λ,xQS=λ,根据波传播的周期性可知,P、Q两质点的振动情况正好相反,即运动方向始终相反,A项错误,B项正确;距离相差半波长整数倍的两点,同时通过平衡位置,而P、Q两质点与S的距离不为半波长的整数倍,C项错误;由波的传播特点知,波源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距其λ的点在波峰位置,D项正确.
题组三 综合应用
10.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5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答案 D
解析 图甲为波的图象,图乙为振动图象.t=0时刻,a质点在波峰位置,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b质点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选项A、B错;在波的图象中,根据同侧法由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所以t=0时刻,b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故选项C错,D对.
11.如图6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t2=0.01 s时的波形图.已知周期T >0.01 s.
图6
(1)波沿x轴________(填“正”或“负”)方向传播;
(2)求波速.
答案 (1)正 (2)100 m/s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2)由题意知,λ=8 m
t2-t1=T①
v=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v=100 m/s.
12.一列简谐横波t1时刻的波形如图7中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 s.问:
图7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波速是多大?
(3)若波速等于68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答案 (1)若波向右传播,v右=(16n+4) m/s(n=0,1,2,…);
若波向左传播,v左=(16n+12) m/s(n=0,1,2,…)
(2)60 m/s (3)向右
解析 (1)有两组解:
若波向右传播,传播距离x=λ,则有v右== m/s=(16n+4) m/s(n=0,1,2,…);
若波向左传播,传播距离x=λ,则有v左== m/s=(16n+12) m/s(n=0,1,2,…).
(2)若波向左传播,且3T<Δt<4T,
则必有3λ故n=3,v左=(16n+12) m/s=60 m/s.
(3)若波速v=68 m/s,
所以x=v·Δt=68×0.5 m=34 m=λ,
故波向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