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学初二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急救。本部分内容讲的是常用的急救方法,包括急救措施的步骤、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积压的方法和止血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
1.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地位
本节课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急救方法,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能够应急。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突发事件的紧急求助方法。
(2)学会对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心健康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各种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4.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急救模型、止血用品、卡片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2.学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动手参与模拟练习。
三、说教学过程
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学习、总结规律、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展开式网络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模型、视频动画,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教学难点、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学生的活动环节,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共分为四个阶段:课前导入、交流共享、情景模拟和真实体验、学以致用。
1、课前导入:
首先,课件演示一幅急救图片。学生看图,并说出其中发生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然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三个情景(溺水、煤气中毒、外伤出血)并展开展示课堂调查,让学生联系实际,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交流共享
通过课堂调查,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教师并进行引导学生总结急救的一般顺序,教师进行课件展示:拨打120人工呼吸配合胸外心脏挤压。如果有出血时则进行止血。
在总结到拨打120时,教师适时提问:为了节省时间,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展示课件中拨打120的注意事项。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实施急救的顺序,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3、情景模拟和真实体验
这个阶段是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采用情景形式和真实体验相结合的方法,介绍急救的一般步骤。通过“示范模拟 表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给出含有三个情景(溺水、煤气中毒、外伤出血)关键词的卡片,学生自己选择先了解哪一个急救知识, 教师通过课件分别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情景一:出示情景一的内容,先让学生自己谈谈对人工呼吸的了解,教师展示课件中人工呼吸的相关视频。感受人工呼吸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看完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通过图片做进一步的解说人工呼吸的关键步骤,同时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人工呼吸的有效性。学生试着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景二:教师展示情景二,并提出问题:如何安全地进入患者的房间?进去后你应注意哪些问题并做哪些处理?学生思考, 教师展示煤气中毒的宣传画,学生观察,并总结其中的注意事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情景中除了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外还要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教师播放胸外心脏挤压的录像,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归纳总结胸外心脏挤压的要点和步骤以及在急救过程中如何判断胸外心脏挤压是有效的?课件出示要点,学生与自己的总结进行对照,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景三:教师展示血液循环的路线,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回忆血管的类型、血液流动的特点以及血液流动的方向。教师随后作进一步的提问:如果有外伤出血,会有几种情况?出血的特点是什么并讨论止血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表达。该阶段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展示课件中出血的类型、特点及止血方法。接着教师播放止血的视频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模拟练习。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模拟完成,学生讨论并表达注意问题,教师加以引导。
情景模拟完成,教师总结,着重对学生的表现提出鼓励性评价。
体察精妙:为了巩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再次课件展示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体察在操作过程中关键部分。
利用刚才所掌握的内容,学生分小组利用教师提供的模型进行模拟练习。然后小组之间对操作的步骤进行互评。训练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模拟结束,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做简单的鼓励性评价。
本阶段,通过三个情景来突破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止血三个急救常识,使学生自己主动融入到情景当中,锻炼学生分组合作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情感教育。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4、学以致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每张卡片的背面有相关的题目内容,学生根据内容来自编情景剧。
要求:用模型展示所选情景中的急救方法
涉及到急救方法的必须有具体的操作过程
学生讨论准备完成后,分组表演。
表演完成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找出不足,共同进步。
学习完成后,学生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体会?以后如果遇到自己或者别人有意外情况该怎么办?设置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进行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教育。
知识拓展
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以你居住的地点为中心,绘制周围医疗机构的所在位置图,以及如何到达的最佳路线图。
通过本阶段学生自己绘制路线图。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真爱生命,维护健康的意义。并且为学生下一节了解自己的健康做出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