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夜莺的歌声 课后作业课件(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夜莺的歌声 课后作业课件(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3 19: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一、“夜莺”诱敌上钩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夜莺”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是为了便于隐蔽。(  )
(2)“夜莺”学习杜鹃叫和夜莺叫,是因为很无聊,给自己找乐。(  )
(3)“夜莺”坐在河岸边上就是为了引诱敌人,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  )√×√2.分析句子,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
A.“夜莺”有意答非所问。
B.“夜莺”根本不知道游击队,只好胡乱作答。
C.“夜莺”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敌人的疑虑。
D.“夜莺”这样做是想让敌人完全相信他,达到诱敌的目的。B(2)“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表现了“夜莺”对敌人的仇恨。
B.“不慌不忙”体现了“夜莺”的镇静和勇敢。
C.“野兽”指的是敌人,侧面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D.大家都很害怕战斗,把战斗当作野兽,一打仗就吓跑了。D二、“夜莺”协助歼敌
1.传递情报:“夜莺”通过动物的叫声向游击队员传递信息,32声夜莺叫,代表_______________,两声杜鹃叫,代表_________________。
2.成功歼敌: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一个“钻”字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2个鬼子两挺机关枪“夜莺”机灵勇敢三、“夜莺”生活背景
“夜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理应在校园学习,他却为游击队传递情报,是因为(  )
A.“夜莺”喜欢这种有挑战性的事情。
B.“夜莺”想做小英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C.“夜莺”觉得为游击队传递情报这项工作很刺激。
D.德国侵略苏联,“夜莺”生活在战火中,根本没有学习的机会和条件。D四、所受到的启发
“夜莺”的英雄事迹让我感悟很多,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1.我们要学习“夜莺”遇事沉着、勇敢机智的品质。(  )
2.只有战争年代才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年代的孩子没有成为英雄的机会。(  )
3.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学会勤勉自律,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延伸阅读
抗日英雄——王朴
王朴的家乡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他出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里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外,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怎么也不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威胁王朴。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根据文章可知,王朴是一名(  )
A.放牛娃     B.儿童团员
C.抗日英雄 D.八路军战士
2.文中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词语是(  )
A.烧杀抢掠 B.龇牙咧嘴
C.日本强盗 D.昂首挺胸CB3.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读了本文,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让侵略者再无机可乘。(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二、百字练笔
歼灭了敌人后,游击队员围着“夜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展开想象把他们的动作、语言描述出来。例文:敌人都被歼灭了,树林安静下来了。斯切潘叔叔和大胡子高兴地抚摸着“夜莺”的头,开心地说:“我们小夜莺立的功劳是最大的。”游击队员们都簇拥过来,争先恐后地要与“夜莺”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