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点拨:这次“我的发现”安排了四个比喻句,我们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比喻句的特点。然后从课内外的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答案示例:第一组中用“小泥鳅”和“小鸭子”来比喻雨来,表达出了作者对雨来的喜爱;第二组中用“鹰”和“恶狼”来比喻敌人,表达出了作者对敌人的痛恨和厌恶之情。1.知己知彼:出自《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2.百战百胜: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泛指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3.运筹帷幄:出自《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4.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形容将领善于谋划指挥。
5.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料到(就采取行动)。
6.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7.围魏救赵: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借指类似的作战方法。8.声东击西:为了迷惑敌人,表面上宣扬要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9.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形容孤立危急、四面受敌的困境。
10.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11.草木皆兵:前秦苻坚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又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晋军,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惊慌时疑神疑鬼。
12.风声鹤唳:唳: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前秦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13.兵贵神速:神速,速度快得惊人。表示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14.突然袭击: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15.神出鬼没:形容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多指用兵出奇制胜,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16.所向无敌:军队等所指向的地方,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与战争有关的四字词语还有:
退避三舍 调虎离山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出奇制胜 速战速决一、准备指导
本次“宽带网”围绕本组专题“战争与和平”,列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是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维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学生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二、示例展示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伤亡殆(dài)尽。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借敌人照明弹的光亮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行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一、话题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小小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引导我们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搜集天下的事,培养我们整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价新闻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方法指导
1.精心搜集,充分准备:交际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国内、国外的新闻,也可以搜集身边的新鲜事,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交流中有话可说。
2.大胆交流,展示自我:在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大胆地讲出自己搜集到的新闻,或者对感兴趣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3.注意倾听,交流学习:在交流中,我们要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学习他人的优点,并能就自己的了解对一些新闻做适当的补充。
4.真诚评价:评评谁讲得最好,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三、示例欣赏
王阳:我先来发布一条新闻。美国加州发现一座火山,科学家预测它两年后会爆发,它所喷发出的岩浆会波及周围许多居民。
刘晓:这是真的吗?
石悦:这是千真万确的。昨天我也看了这条新闻。
刘晓:这真是太可怕了。
胡涛:那怎么办?得赶紧想办法啊!
组长:是啊,我们祝愿他们早日找到好办法,避免灾祸的发生。同学们,王阳这位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布得怎么样?我们选他做“最佳新闻发言人”吧。
宋佳:他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新闻内容也说得很清楚。我选他做“最佳新闻发言人”。一、题目及要求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对“战争与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要求看图写一篇作文。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请你仔细观察这张关于战争的照片,围绕“控诉侵略战争,热爱和平”这一主题,用心写好这次看图作文吧!要求:
1.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要写清照片上的内容,具体,真实。
2.紧扣所写内容,自拟题目。
3.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照片上的人和景紧密联系起来。
4.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思路指导
1.围绕主体,有序观察。观看这张战争照片,应抓住照片的主体——照片中哭泣的小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围绕这一中心人物,采用由人到景、由近及远的顺序,观看照片的各部分内容。
2.展开想象,完整构思。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根据照片所拍摄的人和景,想象与照片相关的故事:照片中的孩子怎么到了这个地方?他为什么哭?他的家呢?他的父母呢?这个小孩能活下来吗?他未来的命运怎么样?先想好,然后写下来。3.具体描述,表达真情。在写作时要以孩子为重点,可从孩子的视角来写,也可以从我们的视角来写,要用凄凉的景物烘托孩子悲惨的处境和命运。习作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先写人,再写景;也可以先写照片上的内容,再想象以前可能发生的事,最后想象孩子未来的命运。字里行间要流露出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孩子的同情和对和平的热爱与向往。三、例文展示
哭泣的孩子
翻开课本,一张黑白照片便映入眼帘①。
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照片上,一个小男孩面对着废墟,无助地哭泣。倒塌的房屋铺在铁道上,断裂的天桥在半空悬挂着,原本还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一瞬间突然改变了②。也许爸爸刚刚答应给他买玩具赛车、漂亮的小娃娃,还有逗人喜欢的玩具小猴……妈妈也答应他今天去奶奶家玩,明天去姐姐家玩,后天去姨妈家玩…… ③①直接由照片引入,开门见山。②对照片内容的描写,突出了景象的凄凉。③合理地想象了之前小孩幸福的生活,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然一架架飞机呼啸而过,投下一枚枚炸弹,炸死了他的爸爸妈妈,炸毁了他美好的童年。他被这一切惊呆了。
他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他的命运注定要被改变。因为他没有了疼爱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他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仿佛在向苍天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罪行……
我痛恨战争,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痛恨曾经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人!我相信你们也有父母,也有儿女,也有妻子啊!你们的心也是用肉做的呀!你们怎么忍心让别人家的小孩变成孤儿呢?停止战争吧!我希望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④ ④这是对战争的控诉,是对侵略者的质问,同时点明了中心,发出真切呼唤。总评:这篇文章中,作者由看到的画面入手,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孩子的不幸遭遇,控诉了战争造成的灾难。文章描写细致,语言简洁,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