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2-23 12: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说明:1、本卷由第I卷(基础水平测试,1-4页)和第II卷(综合能力提升,5-6页)两个部
分组成。
2、第I卷选择题答案务请填在第2页表格中。
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Al—27 Cl—35.5 Mn—55
第I卷(基础水平测试,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12题,共48分)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试题1—3。
将一块钠置于空气中,钠将转化为Na2O、NaOH、Na2CO3等物质(如图)。
1.对于Na、Na2O、NaOH和Na2CO3四种物质,按一定标准划分,将有一种物质和其中三种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该物质是 ( )
A.Na B.Na2O C.NaOH D.Na2CO3
2.下列关于图中钠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为化合反应 B.②为置换反应
C.③氧化还原反应 D.④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3.现有一块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金属钠,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
A.测所得溶液的pH B.取溶液滴入酚酞观察是否变红
C.取溶液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D.取溶液加入CuSO4观察是否有沉淀
4.今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已知,“长征三号”火箭升空推进的一级、二级动力均依赖反应2N2H4+2NO2=3N2+4H2O来提供。在该化学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 )
A.N2H4 B.NO2 C.N2 D.H2O
5.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者做法不当的是 ( )
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应当保留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 D.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防护漆
6.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O和NO2,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NO、NO2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NaOH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1 C.+3 D.+5
7.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将依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有白色沉淀产生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氯水所含的下列哪种微粒无直接关系 ( )
A.HClO B.H2O C.Cl— D.H+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稀硫酸和铁的反应:2Fe+6H+=2Fe3++3H2↑
B.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H++CO32—=H2O+CO2↑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D.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Fe+Cu2+=Fe2++Cu
9.下列溶液中含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A.10mL0.1mol/L的AlCl3溶液 B.20mL0.1mol/L的CaCl2溶液
C.30mL0.2mol/L的KCl溶液 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
10.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得到的液溴中常溶有少量氯气,除去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 加入适量的KI溶液 B. 通入溴蒸气
C.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1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用此种方法处理的自来水需要经过暴晒后才能用于养金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中氯元素呈-1价 B.次氯酸属于电解质
C.次氯酸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D.Cl2与水的反应中无电子转移
12.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将待检物质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
A.直接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处试验
B.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氢氧化钠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处检验
选择题答题卷(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选项
二、非选择卷(本卷包含4题,共52分)
13.(12分)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下图路线中的①-③、Ⅰ-Ⅲ分别是工业生产硝酸和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雷电高能固氮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中,是否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________。
(2)图中途径I、①和②对应的三个反应中,常温下就能进行的是途径________。
(3)途径③对应的反应为NO2+H2O—HNO3+NO(未配平),该反应过程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必须保存于棕色瓶里并置于阴凉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硝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的用途之一是与氨气反应制硝酸铵,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4.(14分)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
I、右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右表为金刚石和石墨的某些性质:
(1)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做材料。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B.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C.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D.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II、碳酸盐是碳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应用广泛的两种碳酸盐。
(4)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一包白色固体,为检验该粉末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开展实验。请根据要求填写空白:
实验操作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取少许粉末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该粉末为
碳酸氢钠
15.(12分)右图中甲—戊分别为下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CuSO4、H2SO4、Fe、Na2CO3和Ca(OH)2,且图中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1)上述五种物质中:
①可用于农业生产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②能相互发生置换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图中乙为H2SO4:
①甲或丙能否为CuSO4?答: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②若乙与丁发生中和反应,则丙为 。
(3)若丙为铁,则甲与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14分)实验室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Cl2(其余产物为MnCl2和水)。某同学欲用该方法制取448mL(体积已折算为标况下)的氯气完成某实验。
(1)制取氯气的反应过程中,共转移了_________mol的电子。
(2)该同学实验时,使用36.5%的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①已知,36.5% 盐酸的密度为1.1g/mL,则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②反应过程中,消耗了多少毫升的36.5%的盐酸?
③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第Ⅱ卷(综合能力测试,共50分)
17.(14分)双氧水(H2O2的水溶液)具有重要用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双氧水常用于伤口消毒,这一过程利用了过氧化氢的 (填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可双氧水与MnO2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常温下,双氧水难于分解。若往双氧水中滴入少量的Fe2(SO4)3溶液,过氧化氢立即剧烈分解。研究发现,往双氧水中滴加Fe2(SO4)3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反应(未配平):
Fe3+ + H2O2—— Fe2+ + O2↑+ H+、 Fe2+ + H2O2 + H+—— Fe3+ + H2O
①Fe2(SO4)3在双氧水分解中起到 作用。
②在反应Fe3+ + H2O2 —— Fe2+ + O2↑+ H+中,体现还原性的物质是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往10mL 30%的双氧水溶液中滴入2-3滴0.1mol/L的Fe2(SO4)3溶液,直至反应停止。再往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④试分析: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为快速获得氧气,是否可往双氧水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来实现目的?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18.(12分)物质生产工艺的设计,必须牢牢抓住物质的性质,而推断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常从两个角度分析:Ⅰ、物质的属类(如氧化物、酸、碱或盐等);Ⅱ、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处于最高价、中间价态或最低价)。请回答2
(1)已知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试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 ;
(2)已知,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有Fe2O3、FeO、SiO2、Al2O3等多种氧化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可利用该炉渣制备Fe2O3。利用炉渣制备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若盐酸浸泡后所得滤液用氯气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经“足量的NaOH溶液”处理后,存在于炉渣中的铝元素最终以 形式被除去。
A.Al B.Al(OH)3 C.Al3+ D.[Al(OH)4]—
②现有a、稀盐酸 b、HNO3溶液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 e、NaOH溶液 f、碘水等试剂,为检验原炉渣中是否含有FeO,应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 (填试剂对应的字母)。若存在FeO,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19.(10分)开展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很有意义。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实验装置的不足,从而可在此基础上改进实现。
(1)右图甲为某版本教材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小明对该实验进行如右图乙的改进。装置乙和甲相比,实验过程中具有的优点是 。
(3)用右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小明发现上下抽动铜丝时,容易将试管塞抽出而有气体从软木塞逸出。于是又作右上图中图丙的改进。
①利用右图装置收集一试管NO2,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装置图。
②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也具有乙的优点。要实现这一优点,实验过程中应进行的操作是 。
20.(14分)硫与浓碱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硫的含氧酸盐(用X表示,且X可以为纯净物,也可以为混合物)。
(1)根据有关知识可知,硫与浓碱溶液反应得到X的同时,一定还得到另一类含硫物质,且此类含硫物质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2)为探究X中硫的价态,某同学取适量的硫与浓氢氧化钠反应产物X(其它物质已除去),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处理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甲认为X中硫呈+6。甲的判断是否正确?答: (“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乙对X中硫的价态作出三种猜想:①硫的价态是+6;②硫的价态是+4;③硫的价态是+4和+6价。如何设计实验检验乙的猜想③是否正确?
限定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和试管架;1mol·L-1H2SO4、2mol·L-1HCl、2mol·L-1HNO3、3%H2O2、0.5 mol·L-1BaCl2、品红试纸、蒸馏水。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实验结论
龙岩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3.(1)是 (2)② (3)2:1
(4)硝酸光照、受热易分解 浓硝酸是铁、铝钝化
(5)HNO3+NH3=NH4NO3
(每空2分,共12分)
14.(1)化学 (2)金刚石 (3)B (4)配制发酵粉
(5)2NaHCO3=Na2CO3+H2O+CO2↑ CO2+Ca(OH)2=CaCO3↓+H20
(每个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15.(1)①Ca(OH)2 ②Fe+H2SO4(或CuSO4)=FeSO4+H2↑(或Cu)
(2)①不可以 ②Na2CO3 (3)Ca2++CO32—=CaCO3↓
(每个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16.(1)0.04 (2分)
(2)①11.0mol/L(3分) ②72.7mL(6分) ③0.4mol(3分)
17.(1)氧化性 (2)2H2O2=2H2O+O2↑
(3)①催化(或催化剂) ②H2O2 2:1 ③溶液呈红色 ④可以(每空2分,共14分)
18.(1)SiO2+2NaOH=Na2SiO3+H2O(3分)
(2)①2Fe2++Cl2=Fe3++2Cl— (2分) D(2分)
②a、d(3分) 高锰酸盐颜色褪去(2分)
(2)不正确(2分) 硝酸具有氧化性,可将SO32—氧化为SO42—(3分)
(3)取固体适量,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湿润的品红试纸置于管口;在往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3分) 品红试纸褪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2分) X中硫同时呈现+4、+6价(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