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爵士(jiáo) 眩晕(xuàn) 新颖(yǐng) 骇人(hài)
B.女娲(wō) 痒酥酥(sū) 御聘(pìng) 幅度(fú)
C.附和(hè) 踉跄(liàng) 鳜鱼(guì) 杂糅(róu)
D.孪生(luǎn) 陛下(bì) 省悟(xǐng) 赫拉(hè)
2.选出以下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
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人民日报》?2011-2 -4)
B.“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呼天抢地。 (《沈阳日报》2014- 2- 21)
C.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多半天,我一文不名。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次开头。 (《散文》2014年第4期)
D.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中国剪报》2015-10-27)
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
B.《女娲造人》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那些富贵人是女娲亲手捏成的。
C.《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做人要谦虚,平等对待别人。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4.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3分)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渺小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6.古诗文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________________,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________________,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
(3)______________,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______________,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③相反,??懂节制、能节制,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④“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6分)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其中《马和驴》的故事就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9.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选插图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文学的诺贝尔”。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图二陈忠实)
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析题词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对联寄深情
【材料三】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
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业赢得举世名。
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4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伛(yǔ)偻提携 B.山肴(yáo)野蔌
C.射者中(zhōng) D.觥(gōng)筹交错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___。
(4)弈者胜:________________。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文章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4.请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⑥自然段运 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自然段加点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4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 “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 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 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 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 潘小锋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 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 他爽快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 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 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 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20.?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3.(2016·雅安中考)岁月悠长,每个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或快乐,或忧伤;或兴奋,或沮丧……毫无疑问,快乐应该是其中最主要的。亲爱的同学们,是什么让你如此快乐呢?请以“我________,我快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中的“爵”应读作“jué”;B项中的“娲”应读作“wā”,“聘”应读作“pìn”;D项中的“孪”应读作“luán”。
2.D??
3.C 解析:A项《伊索寓言》的作者不是伊索,是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B项“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是错误的;D项与课文内容不符。
4.B
5.示例1: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 敬畏荒漠中的胡杨,坚韧刚强
示例2:敬畏五岳之壮观神奇 敬畏雷电中的海燕,自信乐观
示例3:敬畏大雪之洁白无暇 敬畏缝隙中的小草,执著坚强
6.(1)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2)求闻之若此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若屈伸呼吸
7.(1)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2)只有(或唯有,才有) (3)“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8.拟人 在旅途中,驴子请求马帮它分担一点负担,马拒绝了。驴不堪重负累死,马无可奈何地驮上了所有货物外加一张驴皮 助人就是助己(或:自私自利没有好下场)
9.(1)示例:捕捉刻画典型细节“红领巾”??准确定格专注伏案写作场景(2)只有读书才能引领我们抵达远处,想要幸福,就做一个读书人。(3)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10.C
11.(1)早上(早晨) (2)香花 (3)摆开 (4)下棋
12.(1)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2)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3.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14.一位十二三岁的男孩,每天坚持在小区门口卖豆浆
15.我以为 父母让孩 子代替几天罢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16.写孩子对算账、找钱、舀豆浆做得熟知并做来顺手,说明他做这件时间长,突出了孩子的能干。
17.外貌、神态,突出小孩的成熟老练、自信坚强形象。
18.示例:学习孩子那种独立自强的精神,学习他为家长分担生活责任的品质。
19. C( A项对潘小锋的性格分析不准确,不是“自私、不关心集体”; B项第②段到第⑧段的内容不是悬念; D项对“潘小锋的父亲”形象的概括不正确)
20.①课堂上窃笑搅起的波浪让“我” 怒火中烧,?说明“我” 是一比较急躁的老师。②放学看了那张画后,?平息了自己的怒 气,?说明“我” 是一个能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③亲自家访,?说明“我” 是一个注重了解实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④鼓励潘小锋发挥特长,?说明“我” 是一个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的老师。
21.细节描写,照应前文“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为后文写“小星星” 铺垫。
2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②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优点) ,?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