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污涩(sè) 惊愕(è) 恩赐(cì) 充沛(pèi)
B.蜷伏(quán) 烟囱(tōng) 倏地(shū) 伫立(zhù)
C.逞能(chěng) 虐待(nuè) 模样(mú) 余晖(huī)
D.苛刻(kē) 萦绕(yíng) 高踞(jù) 蓦然(mù)
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瞋怪 丰腴 眼花缭乱 大相径庭
B.雏凫 甜腻 妄下断语 迫不急待
C.禁锢 暮霭 怪涎不经 无所顾忌
D.蹒跚 迷惘 临风顾盼 神采奕奕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眼前的一切,让曾经美好的理想瞬间被激发,沉睡已久的理想种子开始_______。
(2)每天清晨、傍晚,总有几拨人在西沽公园,穿着整齐的服装,_______地打着太极。?
(3)我在经历人世辛酸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_______花晨月夕、四时风光。?
A.萌芽???优雅???领略??????????
B.萌芽???幽雅???领会?
C.萌发???幽雅???领会??????????
D.萌发???优雅???领略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A.③⑤①④② B. ①②④③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②①⑤④③
6.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把你找出来。(3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_______?
词:_______?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7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曰,?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 至 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 378,000 至483,000
约 1.6% ~2.06%
菲律宾
约 557,000 至 1,057,000
约?3.48?% ~6. 6%
曰本
约 2,621,000 至3,120,000
约?3.67%?~4.?37%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2分)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矂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3分)
你的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9.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
10.这两首诗歌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止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__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______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 股: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1)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填空。(3分)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_______________—御狼—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屠户与狼的关键中,你获得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4分)。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 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装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15.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
16.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4分)
???????????
17.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
18.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6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有删改)
19.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1.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3分)
23.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三、写作(50分)
24.勤劳的蜜蜂、团结的飞鹤、倔强的乌龟……动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一样都是要遵循一定规则、需要一种精神的。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让惊叹的赞美呈现到笔端。
要求:请选一种让你感触最深的动植物来写,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寄托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中“囱”应读作“cōng”;C项中“虐”应读作“nüè”;D项中“蓦”应读作“mò”。
2.D 解析:A项中“瞋怪”应改为“嗔怪”;B项中“迫不急待”应改为“迫不及待”;C项中“怪涎不经”应改为“怪诞不经”。
3.A
4.C
5.A 解析:回答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由语段内容可以看出,①和④中,“是……也是……”是连在一起的,可排除B、D两项,⑤是紧接③来说的,排除C项,因此答案选A。
6.?字:艰???词:风雨交加??句: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靑春
7.【解析】这是一道情境邀请题。邀请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言辞要恳切,要让李教授感受到你的诚心和真意。如果李教授对你不熟悉,还要先介绍自己的身份,如班级、姓名、职务等。第二,要注意礼貌用语,语气要委婉,用语得体。第三,要把邀请的理由讲清楚(即讲清参加的活动、时间、地点等),要用商量的口吻。方法:礼貌称谓+介绍自己身份+邀请对方参加活动(包括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及其他事项)。? 答案示例:李教授,您好!我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于某日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讨会,诚挚邀请您来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8.(1)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2)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内容1分,成语1分,语言表述1分)
9.《寿阳曲·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垂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是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
10.都通过孤傲的钓鱼翁寄托了诗人清高脱俗的感情。
11.(1)通“只”(或:只;仅) (2)旧(或:原来)(3)打洞 (4)大腿 (意思对好可)
12.(1)一只狠径直走开,另一只狠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才明白前面的狠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13.(1)惧狼 杀狼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4.示例:像狼一样的愚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言之成理即可,从狼的角度作答亦可。
15.海子爷是一个倔强、有恻隐之心、坚守故乡的人。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土地,能看出他的倔强。他在多年前放掉了老雪狼,并时常拿鱼给它吃,时刻惦记它的生存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海子爷有恻隐之心。从“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看出他对故乡的坚守。
16.这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了老雪狼的故事,体现了海子爷的恻隐之心;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为什么要“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以及老雪狼蹲在不远处的原因。同时,为下文老雪狼救海子爷做了铺垫。
17.这句话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的样子,体现出老雪狼报答海子爷的决心。
18.(1)我认同第一个观点。因为无论是代表人类的海子爷还是代表动物的老雪狼,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漠北,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故土,即使有别人相劝,即使面对着生活的困境和孤独,都依然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了对故土眷恋和坚守的主题。(2)我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当海子爷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曾经帮助过的老雪狼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人类善待自然时,自然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的爱护和尊重。互相关爱早就了这样的“永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抛弃对方,还在一起,可以为对方牺牲自己,所以我们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小说的主题。
19.用柳条营救花蝴蝶 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20.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
21.议论。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2.“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
事例: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23.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