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5张PPT。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所涉及的三个主题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与必修内容的关系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课时安排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一)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的3个主题 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二)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与必修内容的关系 ★化学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必修模块的螺旋式上升★化学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必修模块的螺旋式上升---化学1与化学反应原理★必修模块的螺旋式上升---化学2与化学反应原理(三)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课时安排
★ 专题1的主要内容★专题2 的主要内容 ★专题3的主要内容 (四)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1《化学反应原理》核心知识的结构分析2《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知识结构分析3《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教学要求分析 1《化学反应原理》核心知识的结构分析2《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知识结构分析★ 专题1的主要内容2《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知识结构分析▲专题1第一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 ▲专题1第二、三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 ☆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专题2 的主要内容 ▲专题2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 ▲专题2 各单元概念性知识的逻辑关系 ★专题3的主要内容 ▲专题3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 3《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教学要求分析★ 专题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学要求★ 专题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专题1:第三单元 金属腐蚀与防护★ 专题2: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专题2: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专题2: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3: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专题3:第二单元 溶液酸碱性 ▲专题3: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专题3: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五)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策略讨论 1.把握教材编写理念
-----着眼于学科知识的全面认识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关注学生对原理的认识过程★关注核心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内容整合★注重化学学科知识的科学性案例1:化学反应与热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等温):反应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用△H表示反应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用焓变(△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简单计算《化学2》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案例2:化学反应速率的呈现方式 案例3: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41应用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原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案例4:电流的形成2.明确教材作用地位
------恰当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把握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
★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关注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
★重视学生核心概念的建构 案例5:焓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焓变受温度及压强的影响。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效应一般并不注明温度与压强,这是特指在298K、101kPa条件下的焓变。 由于知识基础的欠缺,学生理解焓变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教材出于严密性的考虑,对焓变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放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上,而不必强调焓变的概念,更不必强调焓变的使用条件。44焓变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教材第2页:在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化学反应通常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的压强与外界相等,即反应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严格说来,只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ΔH)。45为什么恒压热效应等于焓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的热力学能(内能)变化
ΔU = Q + W
在恒压条件下,ΔU = Qp + W = Qp- p (V2-V1)
即恒压热效应Qp = ΔU + p (V2-V1)
热力学规定焓H = U + pV
在恒压条件下,焓变ΔH = U2 + pV2 - U1-pV1 = ( U2 - U1)+ p (V2-V1)
= ΔU + p (V2-V1)= Qp
46只要求描述铜锌原电池发生的变化,不要求书写电极反应式知道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反应总反应式能系统地从电极类型、反应类型及得失电子守恒的角度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在书写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时,能从反应物质所处的溶液环境等多方面考虑案例6:原电池教学《化学2》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案例7:电解原理48教材中的三大核心概念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和方向、限度
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观案例8:核心概念的构建★关注问题学习为本的教学
★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重视实验情景与导向功能
★树立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3.充分利用教材栏目
----创设情景倡导多元学习方式常见弱电解质教学设计思路
——以问题学习为本的教学案例9:化学反应的方向案例10:★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探究方法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获取结论—交流讨论54归纳方法55演绎方法56比较方法57 突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
——共有21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实验有19个
强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
——实验活动的分布:
专题1 共6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 5
专题2 共7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 6
专题3 共8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 8
实验
资料信息案例11
实验情景案例12:基于“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研究学生的观念建构脉络《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
——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认识沉淀溶解平衡
用沉淀溶解平衡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与必修2课程的联系(1)与必修2课程的联系(2)1.化学反应原理概念教学中,最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存在哪些错误认识?
如何探查和转变学生的个人概念?2.化学反应原理概念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什么最有价值?对概念的认识方式、对问题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