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34~3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教具:钟表模型,闹钟、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在钟表模型上拨一拨3时、6时、9时、12时、5时半、6时半、11时半,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时针、分针的位置)
(二)师: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会要开始了(出示情境图中的钟面,图1),谁来说说开始的时刻?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唤醒学生对时间的原有认知,为新知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钟面、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面,你都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圈是( )分。
(2)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所以60分( )1时。
师:哪一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用手指一指)
根据学生发现课件出示图2:钟面上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这么多小格你是怎么数的?)
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比较快的数出来?
预设1:5个5个地数。
预设2:可以利用5的口诀(钟面外围依次闪出:5、、10、15、20……60)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啊,我们先来看一下分针的走法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图3)
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分针走1小格代表了什么?(1分)走一大格呢?(5分)现在看分针走了多少时间?(25分)仔细看分针是怎么走的?(一圈)走了多少时间?(60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及应用的过程,认识小格是理解分针计时的关键,因此教师让学生拨一拨,数一数,化繁为简—用口诀数。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怎么走呢?
课件出示表格
时针 分针 你发现了什么
12时到1时
1时到2时
…… …… ……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现在对照手中的表格,拨一拨并小组探讨,组长做好记录展示你们的发现)
2.上台展示发现。
预设:从12时拨到1时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然后又从1时拨到2时,2时拨到3时都是分针走一圈,时针了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一小时,所以我们组认为1时=60分。
3.再找一组边展示边解说表格。
4.小结。(图4)
师:不管时针从几走到几,只要分针走一圈,时针都是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1小时=60分。
5.验证。
师:咱们一起验证一下。(课件演示)12时转到1时,时针走过的位置涂色。问:和你的发现是一样的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课件直观演示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时针与分针的不同走法,得出时与分的关系,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读、写时刻
1.时分的读法。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现在老师这个时刻你认识吗?
课件演示。
8:00 ???8:05 ???8:30 ???8:50 ????9:00 并让学生读出。
小组讨论时刻的读法。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根据你认读的这些时刻,现在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读这些时刻的?
学生根据已知知识总结读法,最后师总结并课件出示。
2.时刻的写法。(图5)
师:现在你能准确读出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吗?
预设: 8:31
师:8时31分也可以写成8:31(板书),这种写法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指生回答。
预设:电脑上、手机上,电子表上……(实物投影手机、电子表)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啊!
3.练一练。
师:现在你能按老师的写法写出其他节目开始的时刻吗?(课件出示9:32、9:32和10:15的钟面)找学生板演,并订正。
【设计意图】对于时刻的读写,教师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交流,总结读写时刻的方法。
(三)体验1分钟
1.认识1分钟。
师:同学们表现得可真棒,已经会读写时刻了。看来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看下一环节谁表现更出色。
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1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图6)
预设:1分钟。
2.感受1分钟有多长。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来轻松感受一下1分钟有多长?(课件播放音乐)听完之后让学生说感受。
3. 师:1分钟你能干什么?(写数、背诗、被乘法口诀、写字……)
预设:我能画一个小朋友;我能从1写到20……
4.出示生活中的数学。
师:脉搏1分钟约跳动75下;小朋友1分钟能从一层走到三层;骑自行车1分钟约行进200米;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冠军跑100米大约需要1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1分钟约播800字……
5.小结:1分钟虽然短暂,但如果能充分利用,也能做很多事情,学生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习惯。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收集1分钟能做什么事情,为学生积累丰富的“1分钟”认知经验,进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而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三、尝试练习
1.你拨我说:同桌两人一组进行。
2.小明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
四、回顾整理,提升认识
1.我们这节课是( ?)时( ?)上课的,你能把这个时刻拨出来吗?下课是( ?)时( ?)分,请你说说:这节课我们经过了多少时间?在这40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5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