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孤独的牧羊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1-11 16: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本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围绕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活泼、欢快、诙谐的音乐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轻快、跳跃、幽默,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在审美体验,融合电影、音乐、演唱等多方面进行欣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2.变化练习:
4/4??1.?2?3 4|5 6 7 1|1.?7?6 5|4 3 2 1|1- – -||
(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复习并表演歌曲《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1.全班跟着音乐用合适的情绪背唱并表演歌曲。
2.抽查个别学生演唱。
3.评价: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
四、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1.导入:听音乐《哆来咪》,跟着歌曲做律动。
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的那首歌曲吗?知道它的歌名,以及它的出处吗?”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
3.视频展示上校军事化管理的家庭教育
4.对比上校和玛利亚的教育方式
5.观看师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
设问:(1)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歌词?(来伊噢都)
(2)木偶剧精彩吗?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一起讲讲风格特点,滑稽,风趣,欢快)
6.教师简单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约德尔调“——一种流行于瑞士和奥地利民间的名歌。
7.复听音乐,出示三段歌词,要求听到“来伊噢都”时,跟老师一起拍手。
设问:玛利亚和孩子们,为什么会表演这个节目给上校呢?
牧羊人孤独吗?(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所以他觉得很孤单。后来他的歌声变得越来越欢快,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孤独的牧羊人用他那美妙的歌声带给了很多人欢乐,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快乐和朋友!)
8.拓展知识:介绍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
五、课堂小结,下课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