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1 14: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B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2.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著名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
B. 詹天佑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D. 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
3.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A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 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C )
A. 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B. 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C. 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D. 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5.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B )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指(C )
A. 洋务运动至清朝末年 B. 辛亥革命成功后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抗日战争后
7.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 D )
A. 继昌隆缫丝厂. B. 发昌机器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南通大生纱厂
8.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09年、中国、詹天佑”,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B )
A.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B. 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典礼举行
C. 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D. 《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9.《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的曲作者是( B )
A. 鲁迅 B. 聂耳 C. 徐悲鸿 D. 冼星海
10.中国近代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的是(B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邓世昌 D. 李鸿章
11.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最佳选项是( A )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狂人日记》 ④《愚公移山》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12.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怀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C )
A. 陈独秀 B. 李鸿章
C. 张骞 D. 张之洞
13.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C )
A. 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 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14.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B )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 解放区内的文艺工作者有丁玲、赵树理等
B. 鲁迅抗战时期创作了大量历史剧
C.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发出了对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D. 聂耳的代表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
16.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C )
A. 《海国图志》 B. 《新青年》 C. 《申报》 D. 《人民日报》
17.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C )
A.康有为 B.鲁迅 C.陈独秀 D.张謇
18.清末状元张謇为实现“兴国之梦”而提出的主张是( D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共和 D. 实业救国
19. 2017年8月,“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主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研讨会是为了纪念商务印书馆创办距今( A )
A. 120年 B. 110年 C. 100年 D. 90年
20.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叙述与北京大学历史不符的是( B )
A. 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B. 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C. 是近代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5)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使秦二爷兴办的企业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答案:(1)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张謇。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出现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5)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3.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请回答:
(1)张謇为什么创办大生纱厂?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有哪些?阻碍大生纱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民族资本家,你认为中国的民族工业要顺利发展,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答案】(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通过创办企业等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
(2)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阻挠、官僚资本的排挤。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大量倾销价廉物美的棉织品,大生纱厂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
(3)首先,民族工业只有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才能独立发展;其次,要增强科技力量,着眼于国际市场,并扩大规模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排除旧思想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