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
*
2 丝绸之路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
课文解读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上的重要价值。
*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
*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
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
为什么说“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
丝绸之路路线图
*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
想一想,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
作者先描写了 “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最后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的交流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
班超与丝绸之路
公元73年,投笔从戎的班超随窦固出击匈奴,并奏请明帝派遣他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32年,保护了西域南道各国的安全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
班超“投笔从戎”
*
玄奘与丝绸之路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他从西域丝绸之路的中道出发,游历30多个国家,他写的《大唐西域记》全面记述古代丝绸之路沿途情况,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历史地理名著,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他西行取经的事迹,后来经明代作家吴承恩写成小说《西游记》。
*
西游记
*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 )
2、高而险峻的山岭。( )
3、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浩浩荡荡
*
4、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5、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 )
6、漫无边际地想象。 ( )
栩栩如生
金碧辉煌
遐想
*
二、选词填空
矗立 挺立 伫立
⑴ 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开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⑵ 爸爸久久地( )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⑶ 高高的白杨树( )在公路两旁。
矗立
伫立
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