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平衡试题
总题数:49 题
第1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化学京皖卷(旧课程))题目
2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a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答案 C
第2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题目
19.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度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答案 BC
第3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全国卷(旧课程))题目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答案 AC
第4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河南卷(旧课程))题目
13.反应:L(固)+aG(气)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答案 BD
第5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山西、江西卷(新课程))题目
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第6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广西卷(旧课程))题目
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答案 AB
第7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广西卷(旧课程))题目
15.1 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Y(g)b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a=1,b=1 ??????????????????????????????????
B.a=2,b=1
C.a=2,b=2??????????????????????? ???
D.a=3,b=2
答案 AD
第8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旧课程))题目
12.反应: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第9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题目
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
D.均减少1 mol
答案 C
第10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辽宁卷(新课程))题目
28.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气)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
B.增大?????????????????
C.减少?????????????????
D.无法判断
答案 A???????????
第11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题目
1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答案 C
第1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26.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Ⅱ.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Ⅰ)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 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 (乙)a>b????? (丙)a=b ??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 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第1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1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答案 AB
第1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
1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
答案 B??
第1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旧课程))题目
1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气)+I2(气)2HI(气)。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 mol·L-1,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 mol·L-1时,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
A.0.16????
B.0.08??????????????????
C.0.04??????????????????
D.0.02
答案 C
第1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Ⅰ(旧课程))题目
1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N(g)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M和1 mol 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A.20%????????????????????????
B.40%??????????????????
C.60%?????????????????
D.80%
答案 C
第1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题目
29.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 mol,nt(NH3)=6 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___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_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__________。
答案: (1)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x∶6=1∶2
解之x=3
a=13+3=16。
解法二:
????????? N2+3H22NH3
开始时:a???? b???????????? 0
t时: ? 13 ????????????????? 6
在t时生成6 mol NH,消耗了3 mol N,所以a=13+3=16
(2)n(NH)=×25%=32 mol×25%=8 mol
(3)5∶4
(4)2∶3
(5)1∶2
(6)3∶3∶2
第1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5.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答案 C
第1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答案 A
第2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题目
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气)+2Y(气) 2Z(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第2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2NO(g) + O2(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答案 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根据所给图示,量Y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右移动,n(NO2)减小,A正确;反应2NO2(g)O2(g)+2NO(g)为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当压强增大时,所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转化率降低,B正确。反应一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与时间长短无关,故C不正确;增大NO2的物质的量在容积不变时c(NO2)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增大,D不正确,答案为A、B。
第2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17.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答案 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时的速率关系可知,v(O2)逆∶v(NO)逆=5∶4,v(NO)逆=v(O2)逆,代入A中表达式知v(O2)正=v(O2)逆,A正确;NO的生成与NH3的消耗同时表示正反应在任意时刻都成比例,故B不正确;达到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同时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C不正确。在反应的任意状态总有v正(NH3)∶v正(H2O)=4∶6即3v正(NH3)=2v正(H2O),D不正确。
第2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23.在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F2反应,可得到3种氟化物。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⑴ 420K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1 mol Xe,则转移电子______mol。
⑵ 600~800K时,会发生反应:XeF6(g) ?XeF4(g) + F2(g),其反应热△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e? + 3 F2===== XeF6??? 6
(2)>
??? 随着温度的升高,XeF6(g)XeF4(g)+F2(g)平衡向右移动,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则该反应的△H>0。
(3)XeF6、XeF4、XeF2、Xe、F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知识,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反应热ΔH的判定等。题目以看图设置情境设问,重点考查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由图象可知,在420 K时,平衡体系中无XeF4、XeF2生成(二者分压为零),只有生成物XeF6,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32====6。若反应中消耗1 mol Xe时,则转移电子6 mol。
(2)在600~800 K时,反应XeF6(g)XeF4(g)+F2(g)达平衡后,随着温度的升高,XeF6不断减少,XeF4不断增多,上述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ΔH>0。
(3)由图象可知,在900 K时,平衡体系中三种生成物XeF6、XeF4、XeF2都存在,又因为是可逆反应,还应有反应物Xe、F2存在。
第2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1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 C???????????????????????? ???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 ??? D.2molA、3molB和3molC
答案 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平衡的相关问题。
由于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对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2A(g)+B(g)3C(g),充入任意物质的量的C,都与充入2 mol A和1 mol B等效,且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A符合题意;而充入He时对所给化学平衡没有影响,则B选项中A的体积分数亦大于a%,而C、D皆相当于在2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增大B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A的体积分数减小,故本题答案为A、B。
第25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Ⅰ(新课程))题目
12.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H>0
答案 C解析:根据题图,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例如1 000 kPa时,随着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逆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所以A、D错误。同样,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1 000→100→10 kPa,随着压强的减小,Z的体积分数增大,即随着压强的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C正确。
第2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Ⅲ(新课程))题目
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n)必定小于p????????????????? ??? ?B. (m+n)必定大于p???
C. n必定小于p????????????????????????? ?? ? D .m必定大于P
答案C?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压强增大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p。
第2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题目
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答案 B解析:对2X(g)2Y(g)+Z(g),压强越大,正、逆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越短,在-t图中表现为曲线从上升(表示体系在达到平衡过程中)到水平的转折点(表示体系刚好达到平衡)再到水平(表示体系处于平衡状态)。因为p1<p2,可知A、C错误。
对2X(g)2Y(g)+Z(g),压强越大,形成的平衡中Z的体积分数越小,在-t图中表现为曲线的水平部分越低,所以B正确。
第2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
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 ??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答案 B 解析:提高反应速率的一般做法有: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反应物浓度,③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④加入催化剂。要提高NO的转化率,即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用的做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增大CO的浓度等。综合以上的分析,正确答案为B。
第2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题目
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映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 B?解析:A2(g)+2B2(g)2AB2(g)是放热反应,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均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减少,A错误,正确答案为B。
第3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题目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 X(g)+Y(g)Z(g)+W(s);ΔH>0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答案 B解析:W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该可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减小、向逆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增大,若气体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由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决定,与加入反应物多少无关。
第3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重庆卷(新课程))题目
11.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 B解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X、Y、Z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A错误。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由“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物质系数之比”得:,B正确。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减少,而气体总质量不变,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C错误。增加X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升高,D错误。
第3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I(新课程))题目
11.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 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B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平衡的移动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改变。A加入水时,c(CH3COOH)+c(CH3COO-)+c(H+)减小,平衡向其增大的方向(也就是正方向)移动;B加入NaOH与H+反应,c(H+)变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加入HCl时c(H+)变大,平衡向其减小的方向(也就是逆方向)移动,但最终c(H+)比未加HCl前还是要大;D加入CH3COONa,c(CH3COO-)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第3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题目
1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答案 BC解析:反应(I),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化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在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A应增大,则,A不正确;由题目给出的反应(II)图示可知,温度升高时n(c)减少,说明平衡同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放热ΔH<0,B正确;对于反应(III),若为放热反应,减少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之亦然,C正确;同理对于反应(IV)若ΔH<0,则固αA减少,故应在一定压强时升温而,D不正确。
第3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题目
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2NH3(g),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答案 AD
第3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新课标))题目
13.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A.16.7%??????????????????? B.20.0%??????????????????? C.80.0%?????????????????? D.83.3%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知识。
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则氨气为20% V,
N2+3H22NH3??? 体积减少2
? ??????????????????? ?20%V??? 20%V
则反应前N2和H2体积为V+20%V=120%V=1.2V
=×100%=16.7%。
第36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
13.下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适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平衡的达成及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等内容;化学平衡已经达成,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必定相等,A正确;在平衡态Ⅰ的基础上增大反应物浓度,此时正反应速率瞬时增大,逆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后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平衡,B正确;对于平衡态Ⅰ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必然减小,显然与所给图示不符,C不正确;对同一种反应物而言只要平衡移动,该物质的量一定会发生变化,D正确。
第37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题目
6.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 ??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简单知识,由于所给反应为气体总体积扩大的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和减少压强,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为A。
第3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新课标))题目
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由Cl2+H2OH++Cl-+HClO,通入Cl2,使平衡右移,A、C两项不正确;通入SO2与Cl2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使漂白性减弱,B错。
第3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题目
13.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O(g),发生反应:CO+H2O (g) CO2 +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molCO+2molH2O(g)+1molCO2+1molH2
B.1molCO+1molH2O(g)+1molCO2+1molH2 .
C.0.5molCO+1.5molH2O(g)+0.4molCO2+0.4molH2
D.0.5molCO+1.5molH2O(g)+0.5molCO2+0.5molH2
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等效平衡的相关问题,重点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由于所给反应:CO+H2O(g) CO2+H2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只要将所给选项中的CO2、H2按所给反应完全转变为CO和H2O(g),若所得结果n(CO)∶n(H2O)=1∶2,则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x;若n(CO)∶n(H2O)>1∶2,则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大于x;若n(CO)∶n(H2O)<1∶2,则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小于x。所以本题答案为B。
第40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题目
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 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 A解析: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恒温,后者相对前者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Br2的转化率降低。所以b<a。
第4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海南卷))题目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B.40%?????????????????? C.50%????????????????? D.66%
答案 D解析:由题意知X和Y是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的,故可取X和Y各1 mol,设X的转化量为a mol:
???????????? ? X??? ?+????? ?2Y?? ? ????2Z
起始: ?1 mol???? ?? ? 1 mol?????? ??????? 0
转化:?? a mol?????????2a mol??????????? 2a mol
平衡:(1-a)mol?? (1-2a)mol???? 2a mol
到达平衡后,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1-a) mol+(1-2a)mol]∶2a mol=3∶2,解得a=1/3。则Y的转化率=2a mol/1 mol=2/3,最接近65%。
第4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海南卷))题目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
(1)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1)放热
(2)减小????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因而该反应中A的转化率减小
(3)没有????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途径,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因此对反应热没有影响
(4)减小???? 减小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所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应向着能够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所以A、B的转化率都要减小。加入了催化剂是降低了活化能,增加了活化分子,所以反应速率加快了,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差是没有变化的,降低活化能使E1、E2都减小。
第4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题目
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 d.升高温度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答案 (1)bc????????? (2)b
(3)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
???? 生成SO3的物质的量:
????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和:
???? 反应前SO2的物质的量:
???? SO2的转化率:
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4.7%。
(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BaSO4的质量
????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5克。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平衡时SO2与SO3的总物质的量为:=0.95mol。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根据硫元素守恒,反应起始时SO2为0.95 mol,则
?????? ??? 2SO2??? +? ?O2??? ????2SO3
起始:0.95 mol??? 0.7 mol
转化:0.9 mol??? ? 0.45 mol????????? ? 0.9 mol
平衡:0.05 mol??? 0.25 mol????????? ??0.9 mol
故SO2转化率为:×100%=94.7%
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中,由于溶液呈强酸性,只生成BaSO4沉淀,其质量为:0.90 mol×0.05×233 g·mol-1=10.5 g。
第4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题目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答案 D解析:根据SiCl4(g)+2H2(g)Si(s)+4HCl(g);ΔH=+Q kJ·mol-1(Q>0)可知,该反应为正向气体体积增大且吸热的可逆反应。A项若在反应过程中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SiCl4转化率降低,A项错。1 mol SiCl4反应达平衡时,不可能完全转化,因此吸收热量小于Q kJ,B项错。C项中HCl的速率为0.03 mol·L-1·min-1,H2的速率应为0.015 mol·L-1·min-1,故C错误。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反应生成HCl为0.1 mol,将其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D正确。
第4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题目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 B.16 ????????? ?????????????C.20?????????????? ?????? D.25
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平衡时:c(NH3)=c(HI)+2c(H2)=4 mol·L-1+0.5 mol·L-1×2=5 mol·L-1,由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则①平衡常数K=c(NH3)·c(HI)=5×4=20。
第46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题目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 △H>0,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 c(N)=2.4 mol·L-1;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
?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c(N)=1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
答案
(1)25%
(2)增大
(3)6
(4)41%
解析:(1)根据题意:
????????????? ?? ?M(g)????? +????? N(g)P(g)+Q(g),ΔH>0
起始:??? 1 mol·L-1???? ?? 2.4 mol·L-1
转化:1×60% mol·L-1? 1×60% mol·L-1
N的转化率为×100%=25%,化学平衡常数K==。
(2)该反应正方向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
(3)由于温度不变,因而反应平衡常数不变,即
K==,即a=6。
(4)由于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则设平衡时,M的转化浓度为x。
?????? ?M(g)+N(g)P(g)+Q(g)
起始:b??? ? b
转化:x?? ?? x?????????? ??? x??????? x
平衡:b-x?? b-x??????????? x? ????? x
K==? 解得=0.41,故M的转化率为41%。
第47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
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左移,NO含量降低,A项正确,C项错误;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左移,NO含量降低,B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D项正确。
第48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题目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2
H2
CO
H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 A解析: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甲和丙,乙和丁分别为相同的平衡状态,达到平衡后n(CO)相同;甲和乙相比较,乙中增加了CO2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向移动,n(CO)增加,所以乙=丁>丙=甲。
第49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题目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 ,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0????????????????????????????????? B.T1>T2,<0
C. T1<T2,>0???????????????????????????????? D. T1<T2,<0
答案 D解析:据“先拐先平衡”,由图象知T2>T1,温度升高碘化氢的量减小,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