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同步精练精析:323 酯 油脂(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同步精练精析:323 酯 油脂(苏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3-08 1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3 酯 油脂(苏教版必修2)
【典例导悟】
【典例1】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有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
(1)由胆固醇分子式知道其为一元醇。
(2)由原子守恒得:酯的分子式+H2O-醇的分子式=羧酸的分子式。
【自主解答】选B。胆固醇的分子式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应是一元醇,而题给胆固醇酯只有2个氧原子,应为一元酯,据此可写出该酯化反应的通式(用M表示羧酸):
C27H46O+M C34H50O2+H2O,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7H6O2。所以羧酸的结构简式为C6H5COOH。
【规律方法】一元羧酸与一元醇发生酯化反应或该酯水解反应中存在Mr(酯)+18=Mr(羧酸)+Mr(醇)。
【变式训练】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 1.3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98 B.116 C.158 D.278
【解析】选B。设化合物A为R—OH,相对分子质量为Mr,则发生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典例2】回答下列问题:
(1)石蜡油是一种矿物油,是从原油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中所得到的无色无味的混合物。
(2)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食用油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_类(填有机物类别,下同),石蜡油属于______类。
(3)如何用两种化学方法鉴别食用油和石蜡油(简述所用的试剂、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分馏 (2)酯 烃
(3)分别取少量食用油和石蜡油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溶解的是食用油,不溶解且出现分层现象的是石蜡油
分别取少量食用油和石蜡油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溴水,充分振荡、静置,溴水褪色的是食用油,出现分层现象的是石蜡油
【变式训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氧三种元素
B.油脂属于烃的衍生物
C.无论是液态还是固态,油脂的密度均比水小
D.油脂不可能具有烯烃的性质
【解析】选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反应生成的酯,
属于酯类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烃的衍生物,A、B正确;油脂密度都比水小,C正确;食用油中因形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中有 因此除具有酯的性质外,还具有烯烃的性质,故D错。
【学业达标训练】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选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A、C正确;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有的油脂含有不饱和键(如植物油),能发生加成反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下列各组液体的混合物中均有两种成分,其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苯和油脂 B.乙酸和乙酸乙酯
C.豆油和水 D.花生油和四氯化碳
【解析】选C。分离互不溶解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液。苯和油脂、乙酸和乙酸乙酯、花生油和四氯化碳都相互溶解,而豆油和水互不溶解。
3.(2010·青岛高一检测)某有机物A结构简式为
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易溶于水
C.1 mol A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解析】选D。从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A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A分子无羟基、羧基等,属于酯类,应难溶于水;A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苯甲酸钠和乙醇,1 mol A可以与1 mol NaOH反应,故A、B、C均不对。A含有苯环和碳氧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4.在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中硫酸的作用分别是( )
A.催化剂、脱水剂;催化剂
B.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
C.都作催化剂
D.吸水剂;催化剂
【解析】选B。酯化反应中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酯的水解反应中稀H2SO4只作催化剂,故选B。
5.(多选)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乙醇 B.乙酸 C.油脂 D.汽油
【解析】选B、C。乙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油脂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故选B、C。
6.(2010·青岛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酯类物质常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中的香料
【解析】选A。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故A项错。
7.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做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效果更好
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植物油水解可得到不同的高级脂肪酸
【解析】选A。
8.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全部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解析】选D。皂化液只有加入食盐细粒,高级脂肪酸钠才能从混合溶液中析出,浮在液面上。油脂跟NaOH溶液未反应前分层,皂化反应全部完成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故C错。高级脂肪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即皂化反应前后反应液均呈碱性,不能依据石蕊试纸变蓝判断反应是否完成,A错。
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10.人造奶油又名麦淇淋,它的发明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品种已达5 000多种,是当今食品工业和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油脂。它是以氢化的植物油、液体油和动物油为原料,按一定比例与乳化剂、色素、调味剂、强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调和而成。
(1)脂肪和油都属于酯类物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植物油进行氢化时的反应类型是____(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填序号);进行氢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造奶油在人体内经消化后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消化的实质从化学上看属于______反应。
【解析】由于植物油的不饱和度高,熔点低,流动性强,不容易保存,所以可以使植物油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以减少不饱和度,使植物油硬化,提高熔点,增加可塑性;油脂水解可以生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造奶油在人体内经消化的实质从化学上看属于水解反应。
答案:(1)脂肪常温下为固体,油常温下为液体
(2)①④ 减少不饱和度,使植物油硬化,提高熔点,增加可塑性 (3)水解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浮于水面的是( )
①溴苯 ②乙酸乙酯 ③乙醇 ④甘油 ⑤油酸甘油酯
⑥硝基苯
A.全部 B.①②⑤⑥ C.②⑤ D.①⑥
【解析】选C。溴苯、硝基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且不溶于水。乙酸乙酯、油酸甘油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乙醇、甘油均易溶于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成硬化油
【解析】选C。牛油属于油脂中的脂肪,常温下为固态,饱和度高,故D错误,油脂都是混合物,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水解,故A、B错误,C正确。
3.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用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
A.乙酸 B.乙酸乙酯 C.苯 D.汽油
【解析】选B。滴入NaOH溶液后分层说明该有机物不溶于水,排除乙酸。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消失,说明该有机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故选B。
4.某酯A分子式为C4H8O2,把它跟NaOH溶液共热可蒸出乙醇,则A的结构简式是( )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5.某天然油脂10 g,需1.8 g NaOH才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 000 g催化加氢时消耗氢气12 g,则该油脂1 mol含碳碳双键( )
A.1.2 mol B.3 mol C.4 mol D.5 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6.(10分)(1)从油脂A的结构简式
分析,它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①从饱和性看,它能发生______反应,例如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酯的性质看,它能发生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甘油与两种高级脂肪酸R1COOH、R2COOH的混合物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油脂有_____种。
(2)列举硬化油的性质和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7.(10分)(思维拓展题)已知A为饱和一元羧酸,B是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现有A、B组成的混合物1.5 mol,其质量为90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放出氢气11.2 L(标准状况下),求混合物中A是什么酸?B可能是什么酯?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实验·探究]
8.(10分)某学生设计用动物油、乙醇、30% NaOH溶液、NaCl饱和溶液、蒸馏水为试剂制取肥皂。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台上已备有烧杯、量筒、酒精灯、铁架台、火柴、纱布等实验用品,尚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
(2)在提供的试剂中,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
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皂化反应进行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皂化完成后,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由于油脂不溶于水,与NaOH溶液不易接触,反应缓慢,而乙醇既易溶解油脂又易溶于水,所以加入乙醇可以使油脂与NaOH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油脂不溶于水,所以刚开始时,反应液会分为两层;当皂化反应完成时,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无油滴存在,反应液不分层。产生的高级脂肪酸钠可以通过盐析的方法加以分离。
答案:(1)蒸发皿、玻璃棒
(2)既能溶于水,又能溶解油脂,使皂化反应在均匀液体中进行并加快反应速率 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取肥皂
(3)(C17H35COO)3C3H5+3NaOH
3C17H35COONa+C3H5(OH)3
(4)把一滴混合液加到水中,在液体表面不形成油滴
(5)使高级脂肪酸钠发生凝聚反应而从混合液中析出固体浮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