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同步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二)(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同步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二)(苏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3-08 1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评估(二) 专题3、4 (苏教版必修2)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09·安徽高考改造题)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解析】选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又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故应用玻璃塞;乙酸乙酯与水不相溶,混合后会分层,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故不能用量筒量取9.50 mL水;实验室蒸馏石油时,由于部分馏分的沸点在100 ℃以上,故用刻度范围为0~100 ℃的温度计不合适。
2.(多选)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加强热而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B.煤干馏的目的是从煤中提取有关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工原料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
D.工业上苯、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到的焦炉气中
【解析】选B、C。A项干馏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B项煤干馏的目的是从煤中提取有关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工原料,而且可以解决燃煤污染问题,提高燃煤的热效率。C项煤干馏时发生了分解反应,所以是化学变化;分馏仅仅是利用沸点不同而分开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各成分,所以是物理变化。D项苯、甲苯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解析】选C。因为丙烷中碳原子呈锯齿形,故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正确;烷烃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丙烷比丁烷更难液化,C错误;石油分馏可得CH4、C2H6、C3H8等,故D正确。
4.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选C。烯烃与H2加成后原来双键两端碳原子上至少
有一个氢原子。由知该烯烃可能有3种。
5.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选C。烃的含碳质量分数相同,可判断最简式相同,以最简式相同的环丁烷为例,故可判断答案为C。
6.(2009·广东文基)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用金属钠检验
B.有机酸和醇脱水合成的某些酯,可用作糖果、化妆品中的香料
C.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D.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可合成聚乙烯,聚乙烯塑料可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
【解析】选A。酒精与水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A错误。
7.下列有机物的分子式都是C4H10O,其中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不能被氧化为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
【解析】选A。D的—OH所连碳原子上无氢原子,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其他醇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是A的—OH不是连在端点碳原子上,故不能氧化生成醛。
8.(2010·江阴高一检测)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C=O键
B.乙醇和乙酸相互之间不能溶解
C.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选D。乙酸分子中含有C=O键,而乙醇只含C—O键,A项错误。乙醇与乙酸互相混溶,B项错误。乙酸溶于水电离出H+,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乙醇不能,C项错误。乙醇和乙酸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D项正确。
9. 1 mol 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 L 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是( )
A.C5H10O4 B.C4H8O4 C.C3H6O4 D.C2H2O4
【解析】选D。因为1 mol 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 L CO2(标准状况),从而可知X应为羧酸且为二元羧酸,若为饱和二元羧酸,则其通式为CnH2n-2O4,对照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故A、B、C错误,D正确。
10.分子式均为C3H6O2的三种常见有机物,它们共同具有的性质最可能是( )
A.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都能跟稀H2SO4反应
D.都能跟NaOH溶液反应
【解析】选D。分子式均为C3H6O2的三种常见有机物是:
①丙酸CH3CH2COOH,②甲酸乙酯HCOOC2H5,③乙酸甲酯CH3COOCH3。这三者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1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C.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选C。糖类不一定有甜味,A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中n值不同,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B错误。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D错误。
12.(多选)(思维拓展题)描述CH3—CH=CH—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个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个平面上
13.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为它属于( )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 ④离子化合物
⑤共价化合物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选C。聚丙烯酸酯是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且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不属于离子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14.(多选)某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长链的部分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聚合物的链节是
B.该聚合物的分子式是C3H3Cl3
C.该聚合物的单体是CHCl=CHCl
D.若n为聚合度,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n
【解析】选C、D。观察此高聚物的结构片段,可以知其链
节为 即单体为CHCl=CHCl。
15.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的混合物1体积,完全燃烧后可得3.8体积CO2和3.6体积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这两种烃是( )
A.C2H4、C4H6 B.C2H2、C4H8
C.C3H4、C4H8 D.C3H4、C3H6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55分)
16.(9分)下列共有十种化学符号:
21世纪教育网
其中: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解析】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答案:(1)②和⑤ (2)④和⑦ (3)⑥和⑨
17.(10分)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写出各有关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的试剂:
a为__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__ 。
(3)写出有关的操作方法: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解析】分离3种物质要根据三者的性质进行。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不互溶,用分液法首先分离出去;然后将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使乙酸变为乙酸钠后,熔点升高,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乙醇;再向蒸馏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乙酸钠还原为乙酸再蒸馏。
答案:(1)乙酸乙酯 乙酸钠和乙醇水溶液 乙酸钠溶液 乙酸和硫酸钠溶液 乙醇
(2)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3)分液 蒸馏 蒸馏
18.(8分)在国际环境问题中,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
( )材料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甚为突
出。德国某公司开发出具有60天自行降解功能的绿色食品
袋——聚乳酸 包装材料。
(1)聚苯乙烯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可以从甜菜发酵的糖
液中提取,通过缩聚反应可合成聚乳酸。合成聚乳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聚乳酸的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化学水解成乳酸单体,然后乳酸单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乳酸自行降解的两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由乳酸合成聚乳酸实质上与由乙酸和乙醇合成乙酸乙酯一样,本质反应是缩聚反应。
答案:(1)大量使用难以降解的聚苯乙烯等塑料制品,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市容卫生,焚烧塑料污染大气
19.(10分)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_________等。
(2)若用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作用。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_______(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 ℃,4 h B.80 ℃,2 h
C.60 ℃,4 h D.40 ℃,3 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 ℃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 。
【解析】(1)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得。(2)从反应物反应的程度,是否发生副反应和冷凝的效果去考虑。(3)从催化剂重复利用,原料被炭化等角度分析。(4)①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升高温度转化率提高,但120 ℃时选择性差,80 ℃为适宜温度,反应时间长,转化率提高,但4~6小时转化率提高不明显,可选C;②发生了副反应,有可能是乙醇脱水生成醚。
答案:(1)增大乙醇的浓度 移去生成物
(2)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 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 冷凝效果不好,部分产物挥发了(任填两种)
(3)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或造成环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 催化效果不理想(任填两种)
(4)①C ②乙醇脱水生成了乙醚
20.(10分)取2.2 g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反应形成的液态酯,置于4 L氧气(足量)中点燃,酯完全燃烧,反应产生的气体经CaO吸收,体积减少了2.24 L(所有气体体积均换算在标准状况下)。
(1)2.2 g该酯中,C、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C___ mol, H___ mol。该酯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2)根据(1)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能否求出该酯的分子式? 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酯的分子式已求出,能否确定该酯一定是哪种酯?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要求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需要用计算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解答。
(1)据题意,被CaO吸收的2.24 L气体是CO2,故2.2 g酯中含C原子0.1 mol。因为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通式为CnH2nO2,n(C)∶n(H)=1∶2,故2.2 g酯中含氢原子0.2 mol,则含氧原子:
n(C)∶n(H)∶n(O)=0.1∶0.2∶0.05=2∶4∶1。
(2)因为该酯的最简式为C2H4O,则分子通式为(C2H4O)n,因为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分子中氧原子数必为2,故可得该酯的分子式C4H8O2。
(3)分子式确定以后,要根据性质推导结构。因此,仅仅依据分子式不能确定是哪种酯,因为符合同一分子组成的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1)0.1 0.2 2∶4∶1
(2)能 该酯的分子式中氧原子个数为2
(3)不能 该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21.(8分)已知烯烃在氧化剂作用下,可按下式方式断裂其双键:
其中,R、R1、R2、R3均为烃基。
现有A、B、C三种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
试写出A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