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质量评估(三)B卷(苏教版必修2)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选D。A项石油裂解主要得到乙烯、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B项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项甲烷分子中就不含碳碳单键。
2.(2009·广东理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D.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解析】选B。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
6.(2010·湛江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解析】选C。A项,蛋白质水解最终得氨基酸;B项,淀粉在唾液中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C项,乙醇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项,水果中含有多种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7.(2010·温州高一检测)要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主要性质,最好加入( )
A.稀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饱和硫酸铵溶液 D.饱和硫酸铜溶液
【解析】选C。蛋白质在酸、碱和酶的作用下水解,故A、B不能使用。CuSO4属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能使用。
9.(2010·九江模拟)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乙醛
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
【解析】选B。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O2氧化为乙醛,在此过程中乙醇发生氧化反应,催化剂呈现了红黑色交替变化的现象。
10.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B.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CO2(SO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
【解析】选B。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可反应掉乙酸,因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经分液、干燥、蒸馏分离出来,B正确,因为CO2、SO2都能被NaOH溶液反应掉,C错误,除乙醇中的乙酸若加足量的浓H2SO4蒸馏,并不能把乙酸全除尽,且能引入新的杂质,D错误,选B。
11.(多选)将0.1 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3.36 L CO2和3.6 g H2O,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解析】选A、C。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故一定有CH4,另外的一种烃应为含4个H的烃,即C2H4、C3H4等。
12.(2010·九江高一检测)能在有机物的分子中引入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有:(a)酯化反应,(b)取代反应,(c)氧化反应,(d)加成反应,(e)水解反应。其中正确的组合有( )
A.(a)(b)(c) B.(d)(e)
C.(b)(d)(e) D.(b)(c)(d)(e)
【解析】选C。酯的水解可得到醇,即引入—OH,故(b)(e)正确,烯烃与H2O加成可以制得醇,即引入—OH,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13.(8分)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这些有机物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和水蒸气的体积V满足下列比值(各写一种):
14.(12分)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烃的衍生物。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_________,由石蜡油获得A是_________变化。
(2)A 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写出反应B+C 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烷是由石蜡油获得A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写出它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A为乙烯,工业上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进行高温裂解制乙烯,发生了化学变化。乙烯和水加成得到乙醇,乙醇和乙酸反应可以生成有果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所以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产物为乙酸。
答案:(1)分馏(蒸馏) 化学 (2)加成反应
15.(15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 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 料。请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3)由乙烯制备乙二醇。
16.(17分)09年8月27日,辽宁抚顺列车
脱轨,液态苯泄漏引发大火,消防人员及
时组织附近群众转移,未有人员中毒伤
亡。实验室用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沸
点80.1 ℃)在55 ℃~60 ℃时混合加热
制得硝基苯,已知硝基苯是一种无色或
浅黄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密度比
水大,不溶于水,沸点为210.9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制硝基苯,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苯在55 ℃~60 ℃发生硝化反应,在75 ℃~
80 ℃发生磺化反应,95 ℃发生二硝基取代反应。为防止发生副反应,如何控制温度?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试管中有硝基苯、苯和残酸,为得到纯净的硝基苯,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用蒸馏水洗、分液;②蒸馏;③用无水CaCl2干燥;④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洗涤、分液;⑤用蒸馏水再洗涤、分液。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
A.①③④⑤② B.②③④①⑤
C.①④⑤③② D.①④②⑤③
(5)现有锥形瓶、铁架台、酒精灯、蒸馏烧瓶、活塞、铁圈,还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 。蒸馏得到的硝基苯聚集在_________中。
【解析】(1)因为浓硝酸中含水量比较多,若将密度小的浓硝酸加入密度大的浓硫酸中,其中的水溶于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将会使浓硝酸剧烈飞溅而发生危险,所以应当把浓硫酸加到浓硝酸中,并且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
(2)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液体而且容易挥发,浓硝酸对热不稳定,浓硫酸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因此该实验对温度要求比较高,对温度的控制是影响整个实验成败的关键,采用水浴加热是最好的方式。
(3)水浴加热可以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因为苯容易挥发,所以应该加一个冷凝回流装置,可以加上一个长玻璃导管或冷凝管。
(4)先用蒸馏水洗、分液,除去大部分酸,再加入NaOH溶液除去残酸,由于硝基苯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它和水混合后将分层,所以再用水洗去残留的NaOH溶液,然后再用分液漏斗分液的方法加以分离;而硝基苯和苯互溶,可以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采用分馏的方法加以分离。
(5)蒸馏操作是在蒸馏烧瓶中进行的,加热液体和液体混合物时必须加入沸石防止暴沸;用温度计测定馏分蒸气的温度;用冷凝管将馏分蒸气冷凝为液体。由于苯的沸点
(80.1 ℃)比硝基苯的沸点(210.9 ℃)低,所以蒸馏出的馏分是苯,而硝基苯留在蒸馏烧瓶中。
答案:(1)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装有浓硝酸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使用温度计控制水浴温度在55 ℃~60 ℃
(3)冷凝回流,使反应物苯、酸充分反应
(4)C (5)温度计、冷凝管 蒸馏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