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设计《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新课程必修模块《化学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又可以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纵向联系和横向比较的学习方法,从某一元素单质为中心,建立“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相应的盐” 为知识主线的纵向联系体系,而对于同类物质如氧化物、氢氧化物,建立比较共性和特性的为方法主线的横向联系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梳理要点,突出主干知识,以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零散、不易记忆的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依据《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重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要求学生认识铁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检验Fe3+的方法, Fe2+ 与Fe3+的转化。通过对金属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逐步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已经具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学习了钠、铝的化合物性质,基本熟悉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列表比较的方式,启发思维,突出共性和特性,促进学生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形成。技术准备:实验用品、多媒体设备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认识FeO Fe2O3 Fe3O4 性质和应用。(2) 知道Fe(OH)2 Fe(OH)3的制备及性质, 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知道检验Fe3+的方法,Fe2+ 与Fe3+的转化。2.过程与方法:(1)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突破难点、巩固重点。(3)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通过启发、诱导、观察、动手及讨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Fe(OH)3的性质,Fe3+、Fe2+的转化。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介绍: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含量介绍青砖和红砖成分的区别,引入铁的氧化物的学习下面我们自学教材内容,归纳铁的氧化物的性质:[板书]:(一)铁的氧化物FeO Fe3O4 Fe2O3:通过列表比较铁的氧化物的共性与特性 认识铁元素与生活密切相关 分析同类物质的共性和特性了解Fe2O3的用途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构建纵向知识体系构建横向知识体系,认识同类物质的共性和特性[过渡]:铁元素主要以+2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氢氧化物主要有两种:Fe(OH)2 Fe(OH)3[板书]:(二)铁的氢氧化物:Fe(OH)2 Fe(OH)3思考:如何制备Fe(OH)2 Fe(OH)3 ?[学生实验]:观察FeCl3 FeSO4溶液的颜色,并分别向其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展示]:Fe(OH)2的样品让学生观察颜色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得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分析Fe(OH)2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完成化学方程式体会+2价Fe的还原性 练习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下思考:在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 列表归纳:Fe(OH)2 Fe(OH)3 性质指导学生分析不溶碱的共性与特性尽量减少Fe(OH)2与氧气的接触,防止其被氧化。 分析同类物质的共性和特性复习碱的通性,认识Fe(OH)2的特性过渡:FeO、Fe(OH)2与酸作用时,可相应生成亚铁盐;Fe2O3、Fe(OH)3与酸反应时生成铁盐、[板书]:(三)铁盐和亚铁盐: [学生实验]:向FeSO4 FeCl3溶液中分别滴入KSCN溶液思考:如何检验Fe3+的存在? [板书]:1、Fe3+的检验方法:[投影](1)溶液颜色:(2)与碱反应的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3)与KSCN溶液反应现象:出现红色 观察在学案上记录现象归纳:Fe3+的检验方法Fe3+:棕黄色 Fe2+:浅绿色利用与碱反应时现象(氢氧化物的颜色)与KSCN溶液反应出现红色 前后知识衔接,自然过度到新知识学习明确可利用离子的特征性质来检验离子存在 [科学探究]学生实验:在盛有2 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再加入几滴氯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在上述反应中Fe3+表现什么性质?铁粉和氯水分别起了什么作用?[板书]:2、Fe3+的氧化性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学案上,思考分析现象的原因 由实验现象可知:FeCl3溶液与Fe反应生成了Fe2+,因而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接着滴入氯水时,又重新生成了Fe3+,使KSCN溶液显红色。化学方程式:2FeCl3 + Fe == 3FeCl22FeCl2 + Cl2 === 2FeCl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 + Fe == 3Fe2+2Fe2+ + Cl2 == 2Fe3+ + 2Cl-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Fe3+表现氧化性Fe 在反应中做还原剂Cl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复习、应用氧化还原理论解决问题 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研究的重要意义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 [结论]:Fe2+可以与较强的氧化剂作用生成Fe3+,Fe3+可以与较强的还原剂作用生成Fe2+小结:归纳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完成Fe2+ 与 Fe3+ 的转化关系: 回忆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O2 Cl2 浓H2SO4 HNO3 FeCl3 KMnO4还原剂:活泼金属单质 Al Zn Fe及C CO H2 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步骤 应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铁的氧化物:FeO Fe3O4 Fe2O3 (二)铁的氢氧化物:Fe(OH)2 Fe(OH)3 (三)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方法: 2、Fe3+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流程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