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2 18: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基础测试卷
一 字词大练兵。
1.看拼音,写字词,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wǔ rǔ  ǎi qín  gān jú
(    ) (  )小  家(  ) (    )
(1)楚王想方设法    晏子。
(2)这种甜中微酸、个儿大汁多的    是哪个地方产的?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囚犯(qiú)  敝国(bǐ)  规矩(jǔ)
B.为难(wèi)  家禽(qín)  撒谎(huāng)
C.出息(xī)  盗贼(zhéi)  咆哮(xiāo)
D.刚强(qiáng) 放肆(sì)  挎着(kuà)
3.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完好(   )(   )  了如(   )(   )
安(   )乐(   )  (   )言(   )辩
得意(   )(   )  兴(   )采(   )
全(   )贯(   )  聚(   )会(   )
4.写出下列画线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他老是出错,同学们都取笑他。 (    )(    )
(2)妈妈对她要求很严格。(    )(    )
(3)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    )(    )
(4)请你说话不要太放肆了。 (    )(    )
5.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   )
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A.没有。 B.未知数。 C.不是。
二 句子训练营。(15分)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
(3)“字数相等,断句一致”是对联必须具备的特点之一。 (  )
(4)《杨氏之子》选自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
2.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3.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肯定句)

(3)杰奎琳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

(4)晏子身材矮小。晏子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三 课文回顾站。
1.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的      。那位九岁小男孩最精彩的一句话是:           。
2. 楚王   次侮辱晏子,前两次针对晏子      ,第三次针对     ,面对这样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  。
3. 《半截蜡烛》是一个    ,它是第   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人民抵抗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德国、日本侵略的一个剪影。剧本主要通过人物的    或    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四 口语交际厅。
李娜最近学习不努力,经常迟到,还出现了完不成作业的现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你该怎样劝说她,让她好好学习呢?




五 阅读展示台。
(一)课内阅读。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 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 “囚”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出恰当的词语。
3.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笑”?从中可以看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4.用“  ”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5.楚王想取笑晏子,反被晏子取笑,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楚王的下场:      。
(二)课外阅读。
螳 螂 捕 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结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 坚持)地说:“谁敢来(阻止 劝阻)我,我就处(chǔ chù)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讨论 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dàn tán)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在文中“□”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文中的吴王虽然有时“专横、固执”,但也是一个能“知错就改” 的人。用“  ”画出一句表现吴王“专横、固执”的句子,用“  ”画出表现吴王“知错就改”的句子。
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 习作芳草地。
题目:我选我
要求:1.想象选举现场的情境,写一份竞选某一班干部的发言稿;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 1.侮辱 矮 禽 柑橘 (1)侮辱 (2)柑橘
2. D 
3.无损 指掌 居 业 能 善 扬扬 高 烈 神 注 精 神 
4.(1)嘲笑 表扬 (2)严厉 宽容 (3)敬重 轻视 (4)猖狂 拘谨 5.(1)B (2)C (3)A
二 1.(1)√ (2)× (3)√ (4)× 
2.(1)天连碧水碧连天 
(2)一夜五更 半夜二更有半 
(3)楼外青山 云飞天外 树边红雨 
3.(1)从这以后,楚王尊重晏子了。 
(2)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3)太阳是一个大火球。 
(4)晏子虽然身材矮小,但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
三 1.刘义庆 《世说新语》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三 身材矮小的特点 齐国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剧本 二 对话 唱词
四 提示:摆事实,讲道理,态度要诚恳。
五 (一)1. Q □ 
2.招待 得意扬扬 
3.阴险、不怀好意的笑,楚王是一个自大、自私,倚强凌弱
的人。 
4.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妙在用实例说明,来贬低对方。 
5.自取其辱
(二)1.后果 固执 劝阻 chǔ 议论 dàn 
2.:“ , , 。 、 、 , , !” 
3.“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遇到任何事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周全。
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