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24 河中石兽》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24 河中石兽》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2 19:10:17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9张PPT。 河中石兽 纪 昀 1.了解并识记相关文学常识;结合课文注释和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复述课文。
2.概括语段大意,结合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主旨。
3.结合课文内容,对文中关键词进行表达效果等方面的理解和赏析。
4.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手法。
5.通过学习本文,懂得“实践出真知”,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学习目标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识渊博,曾外放福建学政,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获释回京后,受命总纂《四库全书》。大功告成后,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在其基础上精益求精,写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对我国目录学贡献卓著。
作者介绍 纪昀一生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其主要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评文心雕龙》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等特点。
知识链接 笔记体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后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笔记体小说已经较为成熟,以《太平广记》为代表。
到了清代,笔记体小说达到了巅峰时期,代表作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笔记体志怪小说的巅峰之作。 1.订正字音
沧州(cānɡ) 沉焉(yān) 曳铁钯(yè pá)
啮沙(niè) 溯流(sù) 河干(gān)
募金(mù) 木杮(fèi) 坎穴(kǎn xué)
臆断(yì) 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zhào)
倒掷(zhì) 欤(yú) 湮于沙上(yān)
检查预习 2.古今异义


古义:一起。例: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 古义:大概因为。例:盖石性坚重。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因 并


古义:这不是。例:是非木杮。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例:尔辈不
能究物理。
今义:指物理学。 物理是非 古义:河流的下游。例:求之下流。
今义:卑鄙龌龊。下流 3.一词多义


僧募金重修(chónɡ,重新,副词)
乃石性坚重(zhònɡ,分量较大,形容词) 如是再啮(像,动词)
如其言(按照,动词) 如 重以为顺流下矣(向下<去>,动词)
必于石 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下面,名词) 下 4.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作名词,洪水)5.文言虚词


山门圮于河(在,介词)
当求之于上流(到,介词) 于为 其反激之力(指河水,代词)
如其言(指老河兵,代词) 其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众服为确论(认为……是,动词)


之 闻之笑曰(指寺僧顺流而下找石兽这件事,代词)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指石兽,代词)
一老河兵闻之(指讲学家“求之地中”的观点,
代词)
求之地中(指石兽,代词)
其反激之力(的,结构助词) 6.文言句式
(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3)省略句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后面省略宾语“之”)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帐”后面省略介词“于”)
③求之地中(“之”后面省略介词“于”)
(4)固定句式
不亦颠乎(“不亦……乎”应理解为“不也……吗”)  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重点句子朗读停顿指导。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朗读指导 1.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寺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用各种方法寻找石兽。
2.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整体感知 1.阅读第1自然段,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门前的两个石兽沉没在河里,十多年后,寺僧重修寺庙,想把石兽找回来,于是在河中搜寻石兽。内容探究 2.寺僧认为应该到何处去寻找石兽?为什么?结果怎样?
寺僧认为应该到河流下游去寻找石兽,因为他们认为石兽会顺水流到下游。结果是他们划着小船,拉着铁钯,往下游寻了十多里,却一无所获。 3.讲学家所言“尔辈不能究物理”中“尔辈”指的是谁?讲学家认为自己掌握的“物理”又是什么?据此,他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尔辈”指寺僧。
讲学家掌握的“物理”是指“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据此,他认为石兽只是沉入了沙中,应在原地深处搜寻。 4.老河兵认为应该到何处去寻找石兽?理由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老河兵认为应当去上游找。
理由是: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坑洞,渐渐地越冲越深;到石头一半那么深的时候,石头就会栽倒在这个坑洞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翻转,一直翻转不停,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最后,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文中两次写到“笑”,应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讲学家的“笑”是嘲笑寺僧无知,只按照常理做事,因而寻石兽而不得;同时也表现了讲学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和极度自信的心态。
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认识错误,以及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这“笑”既表达了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否定与嘲讽之意,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
品味赏析 2.“众服为确论”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句话是写众人对讲学家所说看法的态度,属于侧面描写,为下文再变埋下伏笔。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从句式而言,这是一个反问句。就表达方式而言,这句话属于议论。从全文来看,这句话起到了点题进而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它既是对讲学家这样的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者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
寺僧一开始没有考虑流水、石兽、泥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来又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
老河兵经验丰富,将石性、沙性、水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考虑,所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鉴赏评价 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拓展延伸 《河中石兽》这个小故事用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河中石兽的三种不同结论,说明了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这是一篇揭示科学规律的文言文。翻译时,一般运用的是直译法。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当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准确、完美。总 结

交代起因——石兽沉河
河中 寺僧:原处、下游寻找 未找到
石兽 故事经过——寻找石兽 讲学家:原地沙中寻找 未找到 尊重规律
老河兵:应在上游寻找 找到了
卒章呈议——遇事不可主观臆断

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