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桃花源记 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桃花源记 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3 12: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全文大意。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缤纷( )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便要还家( )
邑人( ) 诣太守( )
刘子骥( )
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又名 ,字 ,是 时期的诗人。《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 ,也是成语 的由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渔人甚异之
②具答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便扶向路
⑤诣太守
⑥寻病终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本文的情节。
(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三、感悟探究
1.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请从原文找出来。







2.结尾部分作者写寻而未果的内容,目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2.说一说你心中的“桃花源”。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bīnfēn huò yǎn qiānmò tiáo yāo yì yì jì
2.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序 世外桃源
3.①对……感到诧异 ②详细 ③类 ④沿着、顺着 ⑤拜访 ⑥随即,不久
4.①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②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5.①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狗的叫声可以互相听到。
③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二、整体感知
1.一个渔人捕鱼时无意间闯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受到了桃花源村民的热情款待。出了桃花源后,想带其他人重新去寻找桃花源,却再也找不着了。
2.(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三、感悟探究
1.景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生活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情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暗示了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虚实结合,亦真亦幻,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四、拓展延伸
1.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2.略。
五、布置作业
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