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3 09:0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年,我国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
①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有
①百团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平型关战役 ④武汉会战 ⑤长沙会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
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 )
A. 八一三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双十二事变 D. 七七事变
4.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 平津守卫战 B. 南京保卫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5.“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 )
A. 平津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华东地区
6.下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罪行指( )
/
A. 南京大屠杀 B. “三光政策” C. 细菌战 D. 旅顺大屠杀
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长沙会战
8.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0.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再现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丁说:“时间发生在1940年8月。”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1938年,一位作家写道:“日本(军队)对待中国大众的行为特点是不会改变的。东京的日本当局……希望这种野蛮行径所产生的压力会迫使中国人变得道德败坏,以至放弃抵抗。”抗战中,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中国人民最惨痛的一幕是屠杀了达30万人以上的( )
A. 旅顺大屠杀 B. 南京大屠杀
C. 重庆轰炸 D. 山西“万人坑”
12.我们说台儿庄战役是最能体现“血肉筑长城”的战役,主要原因是( )
A. 它是国民党领导的
B. 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C. 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
D. 它反映了中国军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13.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C. 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
D. 是日本对近代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
14.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A. 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 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C. 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
D. 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15.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是指(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平型关大捷
16.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A. 难忘九一八 B. 激战卢沟桥
C. 南京大屠杀 D. 血战台儿庄
17.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
A. 林彪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傅作义
18.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②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③洗雪民族耻辱,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19.东方会议之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征服满蒙”,日本制造了(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一三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20.下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的封面。下列标题最可能出现在读本中的是( )
/
A. 柳条湖事件 B. 血染卢沟桥 C. 南京保卫战 D. 台儿庄战役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坏……甲午一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l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的表现。
(2)说出“甲午一役”的时间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对于材料二中的判决及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
22.下列两段材料是关于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
材料一:日本在1997年使用中的5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而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二: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4种把被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三光政策”发生在哪场战争中?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取得重大胜利的是哪次战役?
(2)材料二中提到了南京大屠杀,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于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举行,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何年何月?屠杀无辜军民多少?
(3)假如你是中国的外交官,对日本修订教科书等美化侵略的行径,将如何面对?
23.史料浩如烟渺,很多历史爱好者为此望而生怯,进而退却。而对于这已离我们远去的历史,我们可否用其他方式去探寻其真实面目呢?今天我们一起出发,依据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经典歌曲及新闻,用不同的方式来走进这段历史。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材料一:
/
(1)请写出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步骤二:品歌词——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共同抗敌的必胜信念,在抗日的战场上我们越打越坚强。请分别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的名称和两名抗日英雄的名字。
(3)歌曲中唱道“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请问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条)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2009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的人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
材料四:《中国新闻网》报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再现“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4)根据材料三并联系实际,你认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5)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自古便已有了联系,请你谈谈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4.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2)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二有何标志性意义?
(4)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5)日本宣布投降于何时?
(6)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
(7)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8)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
(9)请问: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10)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材料中提及的“万里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中提及的“抗日战争”中,指出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各自承担的抗战任务并各举一著名战例证明。
(4)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1)明朝中期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清朝时,日本悍然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2)时间:1894—1895年;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仅6周内,日军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等(有理即可)
22.【答案】(1)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
(2)1937年12月;30万。
(3)①谴责日本美化侵略的行径;
②警告日本右翼分子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③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创中日外交新局面。
23.【答案】(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2)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任举两个);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彭德怀等(任举两个)
(3)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东北关东军;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全民族浴血抗战,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任写两个即可)
(4)历史问题(日本在近代对中国的侵略);领土问题(如钓鱼岛);教科书问题(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美国的干涉(任写两个即可)。
(5)有利于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互惠互赢,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
24.【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图二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或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4)抗日战争。
(5)1945年8月15日。
(6)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是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③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得到国际反法斯力量的支持;
(7)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8)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9)台湾。
(10)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5.【答案】(1)中共一大
(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4)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