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教案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准确地使用词语,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
2 了解黄河的变迁,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河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想象黄河源头美丽的环境,体会作者对黄河源的喜爱及对祖国如画江山的热爱。
?(重点理解对黄河源头水的描写。)
教学难点: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板书“黄河”。看到黄河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或文字?
学生发言。
2、补充课题。今天我们继续追随着作者的脚步,到那令作者神往、迷恋的黄河源头去看看吧!
二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着哪一句来写的?
出示句子,齐读。
2、“竟”换词。从这个字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3、再读,从哪里感受到黄河源头的有趣?划出相关的句子。
3 引导学生体会句子:
1)一股泉水越来越细,河道竟像我们小时侯在渠边挖的小水沟,一块块小石头就像摆在棋盘上的棋子。
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比喻句体会。
CAI:奔腾的黄河。
将黄河和黄河源进行比较,有什么体会?
师:谁也无法将眼前的黄河源与“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等词联系起来,令人惊奇之余又是那么趣味怏然。
指导朗读。
2)我不禁跳下马来,找了一块石头,搭起了万里黄河“第一桥”。
把“不禁”换个词。作者为什么会忍不住呢?
“第一桥”为何加引号?
为何将用一块石头搭的桥称为“第一桥”?
师:居然用一块石头搭起了万里黄河“第一桥”,这种趣到哪里去找呢?恐怕只有这黄河源头了。
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兴奋)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4自然段。
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继续欣赏吧!
1、指名朗读第4段,划下你喜欢的句子,并作批注。
2、交流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读出你的感受来。
四 学习第5自然段
1、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作者不禁发出“啊”的感叹。
出示句子,抓感叹号、问号体会作者的感情。
2、CAI出示黄河源美景。
3、引读课文。
4、当你来到黄河源头,看到它的有趣、晶莹。此时此刻,除了感叹,你还想做什么?
5、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抓住“捧、洗、喝、打、洒”这些动词体会我们的兴奋。
6、读出兴奋的语气。
7、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作者纪念什么呢?
8、再齐读本段。
五 学习第6自然段。
1、黄河的源头真美啊!
2、出示句子:“蓝天,白云,鲜艳的花,清澈的水,源头的奇景真使人迷恋。”迷恋什么?
3、黄河源头的景色为什么使人迷恋?自由读第6段,你有什么感受?
4、作者迷恋的仅仅是黄河源头的景色吗?读最后一句,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奔腾的黄河是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这个汇集过程象征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
5、完成课后练习。从这些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 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 小结:黄河不仅美丽,而且他是我们炎黄子孙母亲河的发源地,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象征。可是今天,我们的母亲河却在哭泣。
2 播放录象或文字资料。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七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