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1 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1 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3 17:1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几个画面,凭借画面进行提要性复述;选取最精彩的一个段落,练习进行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能绘声绘色地把整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词语、会造句。
教学难点:1.能默写默读词语。2.能实际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猜故事
1.逐个出示拔苗助长、女娲补天、巨人的花园、牛郎织女等故事的图片,猜一猜故事名称。
2.想一想,这些故事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体分: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四大类。
3.出示课题,抓住课题中“传说”二字,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民间传说,了解民间传说一般说来没有具体的作者,它的作者就是广大老百姓。
(二)读故事想画面
故事一般来说,情节都比较生动、吸引人,就像影片那样,有生动的画面。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三)三言两语讲故事
1.师生交流。读了课文,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师生合作,逐步梳理出:妖怪作害、苦练本领、花珊辞母、花珊除妖、妖除山断、母女相望等画面。
2.根据课文内容,将上面的画面排序。
3.根据这些画面的提示,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进行提要性复述练习。
4.师生讨论怎么才能把故事讲生动。如果这么三言两语讲故事,别人会喜欢听吗?引导学生讨论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要生动具体、绘声绘色。
(四)绘声绘色讲故事
1.聚焦整个故事中最惊心动魄的一部分,即课文第五自然段。尝试把故事讲生动,讲具体。学生自由练习。
2.学生展示讲故事。师生交流讨论还有哪些不足。学生初次讲故事会受课文影响,最后导致不是讲故事,而变成读课文。
3.提供方法。让学生把第五自然段——花珊除妖这部分,再概括提炼成几个小画面:乌云遮月、发现绿光、花珊砍妖、山断妖死、形成海峡。
4.不看课本,根据画面提示绘声绘色讲第五自然段。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学生照本宣科读课文。学生自由练习。
5.学生第二次展示讲故事。实现从读课文到讲故事的跨越。
(五)添油加醋讲故事
实现从读课文到讲故事的跨越还远远不够,因为那只是再现性复述而已,还没有实现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被选编到教材中,我们发现,即便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版本语言表述上差异会很大。究其原因,因为它毕竟是口口相传的,是可以适当进行改编与发挥的。
1.添油加醋丰富细节。乌云遮月,这是一个怎样恐怖的夜晚?妖怪被射中眼睛后,会有怎样凶恶的表现?花珊跳上妖怪的背,一边砍会怎样一边说?妖怪被砍以后,会发出怎样的怪叫?等等。学生自由练习。
2.学生第三次展示讲故事。
绘声绘色讲故事,因为学生是顺着课文情节描述讲述的,会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添油加醋讲故事时,我们会发现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不同版本的故事。而且,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取长补短,等汇报展示后,又会生成新的版本。这就是创造性复述带来的效应。
3.试着用添油加醋的方式讲述整个故事。
(六)品故事悟意义
1.为什么民间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花珊为什么跳在了山的东边,成为阿里山上的一棵思母树?母亲在武夷山顶化作望女石又有何意?
2.课后去找一找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还有哪些传说?看一看古人是怎么描述这个故事的。
(七)板书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母????? 女????????? 讲故事
(大陆) (台湾)????? 想画面
??????????????????? 补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