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1年陕西中考化学全程复习方略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过关及检测
第一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二讲 氧气
1、(2006年陕西)(5分)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右图所示,发现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成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1、(1)瓶内有氧气,可供小白鼠呼吸 (2)略 (3)上升 (4)氮气
2、(2006年陕西)(5分)右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分解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MnO2的作用是 ;
实验后回收MnO2的方法是 ;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并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
2、(1)集气瓶 (2)催化作用 过滤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4)CO2
3.(2007年陕西)(3分)Ⅰ、Ⅱ两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Ⅱ.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 。
(2)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 。
(3)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Ⅱ(1)O2 (2)给木材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充分燃烧 (3)洒水或盖土
4、(2008年陕西)(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5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沉沦和二氧化锰抽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上述原理抽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某学生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表演趣味化学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细木棒向上冲出的原因是 。
4、(1)2H2O22H2O+O2↑ B, C或E或C、E)
(2)H2O2分解出O2,导致瓶内气压大于瓶外 。
5、(2009年陕西)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要溶解已称好的NaCl固体,就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⑵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 ,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的是 (填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
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
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填序号)。
5、⑴②⑤ ⑵滤纸 引流 B ⑶①③⑥⑦或①③⑥
6.(2010年陕西)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7.(2010年陕西)(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未配平或无“↑”符号或无“MnO2”扣l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与氧气接触 。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7.(1) (未配平或无“↑”符号或无“MnO2”扣l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2) 与氧气接触 。
(3)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
(4)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一.2006年—2010年陕西中考命题规律总结
序号 考点内容 考查年份 题号 分值 考查方式 题型 热度预测
考点一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006 16 1 考查空气的成分氧气具有呼吸作用 填空题 ★
2007 16 3 通过燃烧考查氧气的助燃性 填空题 ★
2010 10 2 考查氧气的有关性质 选择题 ★
考点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006 20 5 考查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 实验题 ★★
2008 20 5 考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的实验仪器 实验题 ★★
2009 20 1 考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的实验仪器 实验题 ★★
2010 21 5 考查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实验题 ★★
二.2011年陕西中考命题预测
1、考查物质与氧气反应现象的描述。
2、对于氧气用途的考查是联系实际现象(如食品保鲜、动植物呼吸)进行命题。
3、考查性质决定用途、性质体现用途、用途与危害共存的辨证关系。
4、氧气实验室制法的药品、原理、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要特别注意。
考点一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不易溶于水。
注:后两点决定收集方法。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空气中 氧气中
木炭(黑) 持续红热 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CO2
硫(黄)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SO2
磷 黄白色光 发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浓厚的白烟 4P+5O22P2O5
铁(银白)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镁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石蜡 黄色光焰 发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出现,生成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3、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考点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
2、反应原理:
(1)2KClO32KCl+3O2↑
(2)2KMnO4K2MnO4+MnO2+O2↑
(3)2H2O22H2O+O2↑
3、实验步骤: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制氧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
适合原理(1)(2) 适合原理(3)
(2)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密度比空气略大的气体)
5、收集方法:
a、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6、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7、验满方法:
a、用排水集气法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
即已集满;
b、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考点三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要点提示
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要明确以下四点:
①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一变”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因为有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能减慢反应速率,只有对某一具体的反应,催化剂才能说“加快”或者“减慢”其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是指物质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不变”是指“变化前后”,不能理解为“变化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只不过反应后,又回到原来的物质。“化学性质”不能简单理解为“性质”,因为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②催化剂不是只专用于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时作催化剂但不能说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在其他反应中也可能作反应物,也可能作生成物。
③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的催化剂,如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也有催化作用。
④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反应物质量一定时,加不加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量。
【例1】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例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例3】(2010·江西)下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例3】质量、浓度都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中不加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下列图象表示放出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一、选择题
1.(10,娄底1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2.(10揭阳)5.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 氧气可供呼吸 B. 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3.(10福建省晋江)15.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A.氮气 B.水 C.氧气 D.二氧化碳
4.(2010·辽宁鞍山,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5.(2010·辽宁鞍山,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6.(10龙岩市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之一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C.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
7.(2010·辽宁鞍山,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8.(2010·辽宁鞍山,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9.(10株洲)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简答题题
1.(10内江1)采集空气样品时,如果没有专业仪器,我们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到采样地点倒掉,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_;实验室制氧气时,也可用这种方法收集,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10徐州24)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 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Fe3O4 Fe2O3 铁
分解温度/℃ 1538 1400 —
熔点/℃ — — 1535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 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 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2) 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 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2.(2010·遵义,18)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
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
“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
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
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
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 ,验证方法是
b.假设2: ,验证方法是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3.(10哈尔滨32)、(5分)实验室常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
(1)在图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并将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补充完整
(2)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C 4. B 5. C 6. D 7. B 8. C 9. A
二、填空简答题题
1.排水法 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
三、实验探究题
1.化学方程式2分,【理论探讨】2分,其余每空l分
【实验探究】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 l535℃~l538℃
【拓展延伸】
(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2)6Fe203 高温 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棕色
2.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的时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中氧气不足)
(2)3Fe + 2O2 Fe3O4
(3)假设1: 铁丝中含碳引起的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假设2: 所有金属丝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 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丝用砂子将表面打磨后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现象
3.(1)画图要求: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画出集气瓶且填充水槽和集气瓶内的水,液面画单实线,液体画虚线;导管口有气泡。(2)2KMnO4K2MnO4+MnO2+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