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美”字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内容,读出作者的豪迈性格。
2、以“美”“醉”为例,让学生掌握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汉字楷书字形的美观书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诵读诗歌
1、请学生齐读诗歌。
预设:能读整齐,但是读不出诗歌的韵味。
2、教师取首句引出下一环节。
兰陵美——酒,被你们读成了白开水了,怎么读出酒的“美”,我们还要先从“美” 字入手。(引出第二环节)
二、 品味诗歌,以诗促写
1、何为“美”?(出示金文大篆)
羊大为美,古人多以羊为食,羊肥而肉美,所以 “美”字意为??(味道好:色香味俱佳)
如果“美”字用到人(老师)的身上,意思就必须要发生变化,否则后果很严重,所以“美”字又衍生出??(好看;高尚美好)
2、如何写得“美”?
“美”字的含义我们大致了解了,那么你们可会写“美”字?
预设:同学一定发笑,认为老师小题大做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板书“美”字,教师做比较品评。
落实:宋体“美”与楷体“美”书写略有差异,我们通常书写的楷体字上下结构的汉字以稳为佳,就像向上搭积木,底盘越大,整体感觉越稳当。所以要想把“美”字写得美,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2)教师示范书写
以此类推,诗中的“盛” “客” “是”在结构的处理上都应注意上下比例的处理。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上下结构的字(48页)
(4)教师巡视点评:大家的书写效果,怎一个“美”字了得!
3、我们刚刚写了很美很美的“美”字,诗人李白则在他乡兰陵喝到了很美很美的酒,诗中可写出了此酒“美” 在何处?
(1)学生发言预设答案:香气宜人:郁金香
酒具华美:玉碗盛来
色泽透润:琥珀光
(2)请学生读出这兰陵酒的美醉感觉
学生读,教师也可以示范
兰陵 “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3)教师追问:难道好酒就美在包装、色泽和香气吗?美酒终究还是品出来的滋味。诗中可还写出了此酒美在何处?
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能醉客
(使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游子沉醉其中,忘记思乡之情。)
(4)补充比较其他写漂泊异乡的诗词后,教师提问:
同样是写身居异乡的诗词,本诗在情感有什么不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州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李中《客中寒食》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 《江外思乡》
预设:少了一些离家在外的忧愁,更多的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特点。
(4)有感情吟诵诗歌,读出兰陵酒之美,读出诗人李白的豪放之性情。
4、分析落实上下结构字形书写的处理方式
(1)兰陵美酒能醉客,错把他乡作故乡。怎一个“醉”字了得!那么,我们又怎么来从结构合理的角度来书写“醉”字?
学生讨论发言后,请两个同学板书,再请其他学生点评。
明确:两者相争,我们做到不偏不倚。(可以现场举例)
(2)教师板书示范“醉”字的美观书写。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左右结构的字。
三、提高鉴赏
楷书书写可以做到工整又美观,是特别适合我们学生的一种字体,也是中华书法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楷书这种字体,我们今天再来欣赏一下草书的《客中作》书法作品。(字帖93页)
投影展示草书作品《客中作》,请学生谈谈鉴赏感受。(感受到行云流水之感即可)
三、 结束语
兰陵的美酒醉了李白,使他不知何处是他乡;美观的书写醉了我们,让我们借《客中作》领略到汉字之美。在此乘兴作诗一首:(投影出示)
兰陵美酒醉李白,
忘却何处是他乡。
美观书写诗中悟,
巧用诗歌在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