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分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3-18 08:38: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沃尔玛超市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能否列举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思考与交流1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空气、O2、Mg、HNO3、H2SO4、NaOH、Ba(OH)2、NaCl、K2SO4、SO2、CaO、Al2O3、CH4、HCl、氯化钠溶液
根据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依据做图,并把各物质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思考与交流2树状分类图对于Na2CO3、Na2SO4、K2SO4、K2CO3这几种盐又如何分类?Na2SO4Na2CO3K2CO3K2SO4钠盐钾盐硫酸盐碳酸盐交叉分类法思考与交流3结论: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白马非马”的说法从分类的角度来看有它的合理之处吗? 从逻辑上讲是偷换概念,但从分类方法上可以说是从颜色和形状分别对物质进行分类而得到的结论。马?白马?非马?课堂小结:2、分类一般步骤: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的分类确定分类标准1、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3、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4、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1、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H2SO4HClHNO3H2CO3 课堂练习:1、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6)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对如流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3)(4)为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学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还可以对上述反应继续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2、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盐酸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2)分散剂是液体时,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1.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B课件12张PPT。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一、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二、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盐酸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常见的一些分散系(2)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 【思考与交流】
1、回忆物质的分类方法,然后画出分散系的树状分类图?
2、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性质有何区别?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可分为3种 :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科学探究课本P25页观察并思考:
1、三支试管得到的分别是哪种分散系?
2、如何区分这三种分散系?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无光现象产生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滤纸上无滤渣,滤液颜色不变,(无现象)由浑浊变澄清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结论1、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可以此区分溶液及胶体。
说明胶体分散质粒子比溶液分散质粒子大,
结论2、胶体能透过滤纸,而悬浊液无法通过滤纸,
说明胶体粒子比悬浊液粒子小。 三、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2、胶体的聚沉:
明矾净水,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3.吸咐性:丁 达 尔 效 应丁 达 尔 效 应丁 达 尔 效 应 课堂小结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大小
2、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胶体的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