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文化园 学生朵拉 学生朵拉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暑期爸爸妈妈就带着朵拉旅行。第一站是内蒙古赤峰,朵拉一家参观了契丹文化园。今天我们跟着朵拉一起了解契丹的历史。问题1:
契丹族是怎样的
一个少数民族呢?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契丹人引马图从以上二幅图片和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契丹人的生产生活有何特点?游牧、渔猎生活契丹渔猎木立俑 问题2:隋唐和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族与汉族关系如何?契丹族受到汉族怎样的影响?契丹宴饮图一、契丹族
1、兴起:
(1)隋唐时期
(2)唐朝末年
(3)9世纪后期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辽上京遗址2、契丹(辽)的建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872年-926年),他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②影响: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契丹货币①措施:国力不断增强问题3:
阿保机采取哪些措施发展辽?带来什么影响? 西夏帝王陵 学生朵拉 第二站朵拉一家来到了宁夏,游玩了西夏帝王陵。我们再跟着朵拉一起了解西夏的历史吧。问题1:西夏是哪个
少数民族建立的?二、党项族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几度险些被吐蕃与回鹘所灭 一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直到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才定居下来,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问题2:唐朝时
党项族与汉族
的关系如何?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西夏货币西夏买牛契约①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
②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西夏文字。问题3:元昊的治国措施有哪些?西夏辽北宋朵拉在契丹文化园里看到了一段介绍北宋与辽关系的文字资料,她对此非常感兴趣。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五代十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问题1:阅读课本,回答宋太祖、宋太宗在位期间北宋与辽的关系?宋太祖宋太宗三、辽与北宋的和战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问题2:想一想宋真宗在位期间北宋与辽的关系?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辽与北宋的和战澶州之战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三、辽与北宋的和战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
为兄。
二.双方撤兵,各守边界。
三.宋每年向辽纳助军旅之费,“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贸易。在边界设置的贸易市场阅读课本,回答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辽军撤回,
宋朝给辽岁币小组讨论: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积极影响:宋辽双方保持长时间和平。这非常有利于双方的贸易关系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消极影响: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送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辽攻宋
(1)澶州之战:寇准 打败辽军
(2)澶渊之盟:内容 影响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辽与北宋的和战和战战和朵拉在参观西夏博物馆时看到了一段纪录片,内容是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她对此非常感兴趣。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044年,元昊被迫与宋议和,元昊表面取消帝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则每年要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问题1:宋夏议和
的内容是什么?宋朝在沿边设置榷场西夏市易,恢复民间商贩的往来。保持很长时间的和平,宋夏边境贸易兴旺。问题2:宋夏议和
的影响是什么? 资料一:秦汉时期,北方匈奴的最高首领称“单于”,唐时,北方突厥的最高首领称“可汗”,而辽,夏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
资料二:辽圣宗时萧太后(萧绰)倚重汉官韩德让,与北宋结好,”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元昊任用汉人为官,仿照唐宋制度建立管制,兵制,法律,并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知识拓展:民族交融想一想:民族
交融的形式有哪些?本课小结一、契丹(辽)的兴起和发展
二、西夏(党项)的兴起和发展
三、辽与北宋的战和
四、西夏与北宋的战和
课后练习1、2007年7月,北方新闻网刊登了一篇文章《夹山见证辽王朝倾覆》,叙述辽的灭亡。辽的前身时契丹,你知道契丹政权建立的时间
A 9世纪后期 B 10世纪初
C 11世纪前期 D12世纪初期
2、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A 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