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
越秀区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试题答案解析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一、听写一组词语。
【答案】略
【解析】略
二、听短文,完成练习。
1、判断题。符合文意的在括号里打“√",不符合的打“x”。
(1)从唐宋时代开始,人们就大量使用宣纸创作国画。
(
)
(2)国画从题材上分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
(
)
(3)工笔画不注重线条,注重意象。
(
)
(4)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2、填空。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主要表现在:
(1)西方绘画重在写实,讲究形似;国画 。
(2)西方绘画往往画得很满,国画 。
【答案】略
【解析】略
三、读拼音,据词写字。
làn: 泛 灿 xié: 威 助
zī: 润 势 dǔ: 目 塞
【答案】làn: 泛滥 灿烂 xié: 威胁 协助
zī: 滋润 姿势 dǔ: 目睹 堵塞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同音字组词为常考点,平时需结合字义有意区分。
四、选词填空。
1、再接再厉 翻天覆地 刮目相看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国家发生了( )的变化,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举世瞩目,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进入新时代,我们要( ),创造让世界( )的更大的中国奇迹。
【答案】翻天覆地 再接再厉 刮目相看
【解析】考察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平时需要多积累。结合语境来判断词语。
2、宁可……也…… 既……又…… 虽然……但是……
桑娜( )自己承受更大的生活压力,( )要把邻居西蒙的的孩子抱回家。她( )家境贫穷,( )极具同情心,是个( )勤劳( )善良的女人。
【答案】宁可 也 ; 虽然 但 是 ; 既 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要结合语境选择关联词,灵活掌握。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机智勇敢的歹徒终于落网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缩句)
3、像这样爱笑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改为陈述句)
4、老人说:“我女儿要接我去城里享清福,我不去。”(改为间接引语)
5、老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仿写比喻句)
【答案】1、阴险狡猾的歹徒终于落网了。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2、电话机里住着小精灵。
3、像这样爱笑的老师,我们都喜欢。
4、老人说,他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他不去。
5、像身姿曼妙的舞者,在溪水边跳了整个春天。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病句修改,此题中“机智勇敢”为褒义词,用在歹徒身上不恰当,属搭配不当,需改为贬义词。
2、本题主要考察缩句,注意四去除三保留。“奇妙的”修饰电话机,“一个无所不知的”修饰小精灵,均应删去,只保留句子主干。
3、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删掉疑问词和反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去掉疑问词)。
4、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改变人称和标点。改完之后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
5、比喻句仿写,需要确定修辞,并且确定仿写主题。
六、积累、理解与运用。
1、如图所示,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少年闰土》的作者 , 原名 。 诗句“ , ”是他一生的写照。他对车夫的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救助,对女仆阿三的关心,对进步青年的体恤,都表现了他 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了一首诗来纪念他,诗的名字是《 》。
【答案】鲁迅; 周树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有的人》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鲁迅相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文学常识类题需在平时多加积累,掌握常考类型题。
2、老师对我们的爱和教导就好像柔柔的春雨一般,正如《春夜喜雨》中所写的:
, 。
【答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诗句的灵活掌握,要求同学们在背诵诗句以外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春晓》《望庐山瀑布》《示儿》三首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 )
2、“她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月光曲》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 ) 3、“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你竟说她是聋子!”这里用四个感叹号表达妹妹的惊讶之情,说明标点符号也能表情达意。 ( )
4、“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箱子。”《彩色的翅膀》中战士小高一“扔”一“抱”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 )
【答案】1、x 2、√ 3、√ 4、√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对于校内的重点篇章有深刻的理解,细心判断。第一题,《示儿》为爱国诗,错误;其他三题正确。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青山不老》片段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一一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人 之情。
【答案】15 年,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 敬佩
【解析】第一空考察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将这句话定位到原文第一段,在上文便可找到答案;第二空考察体会作者感情的能力,作者的感情可以从“多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么”、“了不起”、“奇迹”等用词及语气中体现出来,对老人充满了敬佩。
2、“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由此可见老人
【答案】善良、慷慨、无私奉献。
【解析】本题为人物形象分析题,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事件或细节描写两方面入手,本题则是主要根据资助村民买电视机这一事件,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无私奉献。
3、老人是怎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老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却为青山的绿化不断努力着,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只为青山的绿化和乡亲们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着,他在这种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更应该向老人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更好地回报社会。
【解析】本题为感悟类题型,分两步作答。首先联系文章上下文,找出老人所做的事情,总结其体现的精神;其次,还需练习生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两步缺一不可。
4、文章最后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请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写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浅层指青山在老人的绿化下重新恢复了绿色,青山常青;而深层指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呼应文章标题,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升华文章主题。
【解析】本题为分析关键句题型,实际上也是在考察孩子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可从关键句所表达的两层含义来入手。最后分析句子的作用,这个句子
是文章的中心句,并且位于文章最后,总结全文。与文章标题呼应,同时点明文章的主旨。
九、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工匠精神书写中国梦
2018 年 10 月 24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举世瞩目,举国振奋。
一项项新纪录、新标准在港珠澳大桥诞生: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首创“桥一一岛——隧”集群方案,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最大型钢塔整体吊装……今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正面袭击珠海,中心最大风力
达 14 级。台风过后,港珠澳大桥“风雨不动安如山”,向世人展示了它非同一般的建设质量。
港珠澳大桥酝酿数十载,前期筹备多年,施工建设历时九年。数千个日日夜夜,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们,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这一奇迹。其中,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他带领建设大军奋战多年, 缔造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奇迹。
“工匠精神”首先要“敢为天下先”
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要在松软的海底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沉埋最深的隧道,并在外海建造两座人工岛,实现桥隧百米落差的过渡衔接, 工程难度前所未有,因此该段工程被称为交通业界的“珠穆朗玛峰”。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两个 10 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如果按传统抛石填海工法施工,工期少则 2 年,多则
3 年。林鸣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大型钢圆筒进行外海快速筑岛的设想,将一组巨型钢圆筒直接插入并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再填砂形成人工岛。
而筑岛所需的钢圆筒直径 22 米,截面积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最高达 50 多米,单体重约 550 吨,体量和一架 A380 客机相当。如何进行制作、运输和振沉这些庞然大物, 中国工程师还从未尝试过。
林鸣经过深思熟虑,提出解决办法:聚合中国交建系统内的优势资源,把钢结构制造、运输、安装与水工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快速推进人工岛建设。
2011 年 12 月 21 日,建设团队仅用了 221 天,就将 120 个巨型钢圆筒围成了两个海上“小长城”。“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新纪录,创造了世界外海筑岛的工程奇迹。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隧道,沉管总长度 5664 米,由 33 节混
凝土预制管节和 1 节 12 米长的“最终接头”组成。
2012 年 5 月 2 日,“最终接头”在 28 米深的海水中实现成功安装,南北向线形偏差
控制在正负 15 厘米的标准范围内。尽管如此,林鸣仍然不满意:“港珠澳大桥是 120 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绝不能留下任何遗憾。”3 日早上,林鸣提出:重新安装调整。
4 日晚 8 时 43 分,大桥建设者经过 34 小时奋战,将“最终接头”的线形偏差成功
缩小到东侧 0.8 毫米、西侧 2.5 毫米。“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林鸣终于笑了。为了这
个结果,他连续 34 个小时没合眼,发出了上万次指令。
历经多年奋战,这条“滴水不漏”的 6.7 公里海底隧道,实现了我国外海沉管安装技术的突破,也成为了林鸣工匠精神的最好回报。
9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林鸣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我工程师生涯最后的一个工程,它倾尽了我全部的感情全部的精力。”“我希望把它打造成全世界最好的工程,能够代表中国工程师水平的最好的工程。“他经常鼓励同事们说:“我们要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以近乎满分通过工程验收,林鸣和他的团队也在岛隧工程中创造了 64 项新技术创新和四百多项发明专利。他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文章选自《羊城晚报》,有增删。)
1、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被称为交通业界的“珠穆朗玛峰",原因有( ) A、在松软的海底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沉埋最深的隧道
B、在外海建造两座人工岛
C、实现桥隧百米落差的过渡衔接
D、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有一定的难度
“筑岛所需的钢圆筒直径 22 米,截面积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最高达 50 多米,单体重约 550 吨,体量和一架A380 客机相当。”这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有 ( )
A、列数字B、打比方 C、作比较D、举例子
【 答 案 】 (1)ABC (2)A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将题干定位到文章第 4 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ABC 选项与原文意思相符,D 选项“一定难度” 和“难度很大”程度不同,所以选择 ABC。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句中有列举数字,并且将钢圆筒的截面积和篮球场作比较,将其体量和 A380 客机比较,因此选择 AC。
2、文中讲到港珠澳大桥开创了哪些新纪录?用“∽∽∽∽∽∽”在本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答案】(1)世界上最长的海大桥,埋深最大的海底管道,首创“桥一一岛一一隧”集群方案,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最大型钢塔整体吊装。
“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新纪录,创造了世界外海筑岛的工程奇迹。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隧道,沉管总长度
5664 米,由 3 节混凝土预制管节和 1 节 12 米长的“最终接头”组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在文章中寻找“新纪录” 、“最”等关键词。
3、文章主要写了林鸣两件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
【答案】(1)林鸣敢为天下先,面对建筑人工岛的新挑战提出新办法,最终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新纪录。
(2)林鸣精益求精,在海底隧道建设过程当中坚决不留遗憾,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建成“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人物类文章可用“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的模式来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4、林鸣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通过课内外阅读,你还知道中国哪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个工程师具有这样的工匠精神?请用事例加以概括说明。
【答案】林鸣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其“敢于天下先”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两方面。面对新挑战,他勇于提出新方法;面对不足,他不满足于现状, 而是力求做到完美。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这样的工程师。比如詹天佑, 京张铁路的修建者,面对大坡度的路线,他自主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最终建成了京张铁路,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中心的把握及人物品质的分析。本文的两个小标题是答题的关键点。小标题通常对本段文章有概括性的作用,并且能够点明本段的主题,如果出现需重点把握。除此之外还需学以致用,积累事例,并能灵活运用。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三句以上的话来表达。
【答案】工匠精神是工程师们所追求的精神,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精神。林鸣工程师凭借工匠精神中的敢为人先及精益求精建成了港珠澳大桥, 而我们也需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中我们也要精益求精,留不得一点马虎。而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打开思路,思考新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固执于旧有的思路。
【解析】感悟类题型,答题时需要围绕文章中心,结合上下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缺一不可。
十、习作。
【越秀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
图》(创作于 1948 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成立前夕),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略
【解析】国画欣赏类题型写作步骤:
1、 对国画的画家和画作的大意进行简单介绍,让读者对这幅图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言之有序,先整体后细节,先主题后背景描述画面内容。
3、 根据画面内容加入自己的想象,使画作的内涵更丰富,更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