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
白云区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试题答案解析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一、听力部分。(8 分) 1.听写词语(4 分)
听老师读短文,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完全正确的打“√”错的打“×”(4 分) (1)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1973 年,梁启超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
“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这句话表达了小梁启超的宏伟志向。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中的“明察秋毫”指父亲看到了新长的细毛。
【答案】(略)
二.基础知识(18 分)
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降生(xiáng) 镌刻(juàn) B.勘测(tān) 储备(beì)
瘦削(shòu) 归宿(xiǔ)
陡然(dǒu) 幻觉(huàn),
【答案】D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字音,还有多音字,主要看学生平时的字音掌握情况。A 降生的降读 jiàng,镌刻的镌读 juān。B 勘测的勘读 kān,储备的备读 bèi。C 选项里,归宿的宿读 s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A.张冠李带
阳春白雪
妙笔生花
B.焦躁不安
雕粱画栋
漫不经心
C.囫囵吞枣
惹人讥笑
饱经风霜
D.寝不安席
不落巢臼
脍炙人口
【答案】C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成语字形掌握情况,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些字词,课本上读读写写的成语都要求会写。A 选项,应该是张冠李戴。B 选项雕梁画栋的梁是木字旁。D 应是不落“窠”臼。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知道,懂 D.明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理解词语意思,需要对诗句中的晓进行理解,根据诗句分析,这个晓是指破晓,天刚亮的意思,所以选B。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刘军军同学对人和蔼可亲,赢得了班级同学对他的敬重。
、、、、
洪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巨大的浪潮冲击声让人震聋发聩。
、、、、
我每次站在高楼顶上俯视地面,总会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
每天晚上我都会津津乐道地看一会儿书,在书籍的海洋里漫游一番。
【答案】C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成语的理解和运用,需要学生平时在积累成语时候理解成语的意思。A 和蔼可亲一般是用于形容长辈对小辈的态度亲切,这里对同学不太恰当。B 震聋发聩不是指声音大,而是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
D 津津乐道指用于形容人兴趣浓厚地谈论某件事情,不是用来形容看书认真,所
以不恰当。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4 分)
A.“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一个设问句。B.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离骚》。 C.季羡林老先生怀念的两个母亲分别是:他的生母和祖国。
D.《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环节记录了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
【答案】×,×,√,√
【解析】这题考察的知识点有反问句和设问句区分,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把握等,考察知识点比较细。A 这是一个反问句,设问需要有一问一答的形式,所以句型判断错误。B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听到这个消息,她的泪水流了下来。(改写成比喻句或夸张句) (2)自习课上,教室里安静得很。(改成夸张句)
(3)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仿写,用上两种说明方法)
,在 中,就像 。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答案】(1)改比喻句:听到这个消息,她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落了下来。或改夸张:听到这个消息,她的泪水流成了河。
自习课上,教室里安静到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声响。(改成夸张句)
鲸鱼是种重达数十吨的哺乳动物,在茫茫大海中,就像一艘巨轮。
【解析】第(1)小题考察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句要用上比喻词,从事物颜色, 形状大小上面找相似点。第(2)小题考察的是夸张修辞的掌握,可以通过声音来反衬安静。第(3)小题仿写,言之有理即可,用上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三、阅读与积累(38 分)
按要求写出或补充完整下面的格言、诗句。(8 分)
“ ,俯首甘为孺子牛。”选自鲁迅先生写的《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但存 ,留与 。
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教导我们,正如杜甫笔下的诗句:“随风潜入夜, 。
【答案】(1)横眉冷对千夫指 《自嘲》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 轻诺 要重视承诺,守诚信
方寸地 子孙耕
润物细无声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古诗词积累和运用,需要学生背诵并且默写课本学过的所有古诗, 包括日积月累里面的诗句,并且理解意思。
读下面课文,完成后面题目。(12 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
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3 分)
霎时间( )恬静( )波涛汹涌( )
根据以下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4 分)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
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
【答案】(1)一瞬间 文静 惊涛骇浪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解析】第一题考察的是近反义词,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或者是掌握一点写近反义词的方法,比如拆词法或者根据句子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第二题需要审题, 从文中找意思相同的成语。
下列句子应分别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3分)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高昂、紧张 B.喜悦、悠扬 C.平静、喜悦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 )
③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答案】CB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句子赏析,需要学生体会句子当中的意境,这三句话是相连接的,都是听着音乐联想到的画面。A 平静海面和柔和月光刚升起时候应该是音乐渐渐响起,此时是平静喜悦的.B 接着音乐要过渡到高潮,中间需要比开头情绪饱满一些,月亮越升越高,可以看出是是悠扬的。C 浪花拍打岸边时候应该是音乐进入高潮了,所以这里的情绪应该是激昂的。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 分)
①“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这句话描写的是皮鞋匠听音乐时产生的联想。( )
②“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句话描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 )
【答案】×,×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句子赏析,第一句是皮鞋匠实实在在看到的景象,不是想象。第二句是听音乐时候联想到的画面,所以都要结合文章去分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18 分)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
—西双版纳。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有抬头才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 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 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提供淀粉
的西米树。
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 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就像一根根粗 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 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开出鲜艳的花朵,
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争奇斗艳。
西双版纳的植物( )姿态万千,(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 )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 )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只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 10 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
出耀眼的光芒。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2 分)
【答案】富饶的西双版纳 / 耀眼的西双版纳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概括和找中心句的能力,从文章第 2 自然段第一句话可以
看出西双版纳的植物高大且种类多样,第 3 自然段可以看出植物的姿态多样,第
4 自然段可以看出西双版纳经济价值高。总的说西双版纳的物产丰富,植物本身就是这里最大的财富,所以说是富饶的西双版纳。耀眼是把西双版纳比作宝石, 所以耀眼也可以形容这里不仅美且物产丰富。
“悬生”的“悬”字读音是( ),部首是( ),除去部首外还有( )画。“悬”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吊、挂在空中。②没着落;没结果。③距离远。④ 牵挂。“悬生”的“悬”取第( )种解释(2 分)
【答案】xuán 心 7 ①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对字典的运用,偏旁部首,字音,根据文段内容理解词语意思,文中悬生在第三自然段指树木的根悬在空中,所以是①。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2 分)
只要……就…… 不……而且……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 )姿态万千,(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②( )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 )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
【答案】① 不但 而且
②只要 就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关联词的运用,需要学生通过句子前后关系分析出关联词类型,比如第一句植物姿态万千和有很高经济价值两者不冲突,也没有条件关系, 所以“不但……而且……”这种表递进的关联词比较适合,第二句只有砍断甘蔗才有汁水,属于条件关系。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完成下面的判断题,完全正确的打”√“,错的打”ד(5 分) A.第 1 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跳跃。( )
本短文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 )
第 2-4 自然段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 D.油棕比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要高出许多。( )
E.“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 也有能够提供淀粉的西米树。”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答案】A × B √ C √ D × E ×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破折号用法,写作手法,概括具体段式,以及文章细节掌握。A 文中破折号指的是解释说明。B 是用了前后呼应的写法,都提到了西双版纳是绿色宝石。C 看文章第 2—4 都是文段开头一句话概括了整段话的内容,属于总分构段式。D 文章第四自然段提到了,油瓜含油量比油棕高。E 选项是准确描述,不属于夸张。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择正确的答案(不重复)填写在括号里。
(4 分)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①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
②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 )
③两三年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 10 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 )
【答案】①举例子
②打比方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③作比较 列数字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区分说明方法。①通过举例子“气根之多”来说明大椿树之大;②把扁担藤比作”天然饮料厂“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③这一句通过列数字说明嫩芽长得高,拿碗口和树干做比较突出树干长得很快,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写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的三大特点。(3 分)
【答案】高大粗壮,姿态万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找中心句和概括能力。从文章结构分析得知这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说明文,中间分写了西双版纳植物的三个特点,从第 2,3,4 自然段的第一句可知植物的大致特点,把特点归纳起来,组织一下语言, 就是高大粗壮,姿态万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四.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6 分)
请仿照上文的写法,选择另外一处你熟悉的美景,介绍给你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想去游览一番,100 字左右。
【答案】略
【解析】从上文得知这篇文章在介绍西双版纳时候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在介绍植物特点时候用的是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所以在介绍景物特点时候注意用总分结构,用上说明方法。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
五、习作。(30 分)
以“一个熟悉的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助几个具体事例,表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 450 字。
2.习作中不能出现校名、老师、同学姓名等保密信息。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篇写人文,注意在写的时候要用上人物的几种描写手法,外貌,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用具体的事件把人物性格和爱好表现出来,在描写事件过程中多用写成语或者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注意段落结构,可以采用总分的构段式。开头可以采用悬念开头,
【白云区】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