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一、激趣导入世间繁华乱迷眼 盲目寻觅失良机
正值收获季节,一个个麦穗吸收了天地精华而变得颗粒饱满,沉甸甸的,就等农夫来收割。瞧,有一群人走进了麦地,他们抓住麦穗又放下,挑挑拣拣。他们在干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起去看看吧!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重点)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难点)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著作,他的事迹、生平、人格、思想、学说,都是靠着他的学生,特别是柏拉图、色诺芬的记录得以保存下来。他常常与这些学生散步,途中就与他们进行讨论,交流思想,而苏格拉底的学说就是由这些零星的对话片断综合起来的。
二、初读感知1.背景资料2.字词整合垄多音多义
埋 mái(埋头) mán(埋怨)
运用:不要埋(mán)怨人生缺乏机遇,只要是金子,终不会被埋(mái)没。近义词
定夺——决定 苍老——衰老
准确——精确 饱满——丰满
反义词
苍老——年轻 摇晃——稳当
饱满——干瘪 追求——舍弃
摇晃 摇摆
辨一辨:
这两个词都表示“物体的摇动”。区别在于:“摇晃”动的幅度小,动得轻微,是前后左右地动,无规律和方向;“摇摆”动的幅度大,动得较厉害,是来回摇动,有规律,方向不乱
填一填:
1.柔弱的柳枝轻悠悠地( )着。
2.古老的大钟在一下一下地( ),仿佛在感叹岁月无情地流逝。
? 答案:1.摇晃 2.摇摆尽头(jìn tóu):末端;终点。
埋头(mái tóu):专心,下功夫。例句:他这么多年埋头苦读,终于有所收获。
定夺(dìnɡ duó):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例句:这件事还是要经过协商后再做定夺。
苍老(cānɡ lǎo):(面貌、声音等)显出老态。例句:看着长大成人的孩子,父亲那日渐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两手空空(liǎnɡ shǒu kōnɡ kōnɡ):形容手里一无所有。例句:明明只顾着和同学玩,而忘了去帮妈妈买盐,最后只能两手空空地回去了。
如梦初醒(rú mènɡ chū xǐnɡ):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例句:老师的一席话使同学们如梦初醒。饱满(bǎo mǎn):①丰满。②充足。
例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惋惜(wǎn xī):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
例句:林林因迟到而错过了这次重要的比赛,真令人惋惜。
不失时机(bù shī shí jī):不错过当时的机会。
错失良机(cuò shī liánɡ jī):错过好的机会。
追求(zhuī qiú):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
语境记忆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机会来临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它,千万不可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否则最后只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一词多义
收获(shōu huò):
①(动)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②(名)取得的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战果等。
选一选(选出词语在句中的正确意思,填序号。)
1.我们在春天播种下希望,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
2.只要我们努力付出,终会有所收获。( )
答案:1.① 2.②1.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这句话中的“满是”“沉甸甸”说明麦地里的麦穗长势喜人,个个都非常饱满,与下文“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相呼应,并为弟子们无法找到最大的麦穗及苏格拉底教导弟子们埋下伏笔。
3.整体感知一、有进无退,但求大穗。(①)
①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句解:交代了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和身份,一个“大”字,写出了苏格拉底地位之崇高。]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句解:交代事情的起因并说明了苏格拉底对弟子们摘麦穗的要求。]
二、犹豫不决,错失良机。(②~⑥)
②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段析: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弟子们挑选麦穗的过程的描述。
③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句解:这句话表明要从满地的“大麦穗”中选出一个“最大的”是非常困难的,为下文弟子们犹豫不决无法决断最终一无所获埋下伏笔。朗读:重读“到处”“哪一个”“最大”,读出弟子们困惑的心理状态。]
2.弟子们挑得很认真,为什么还是两手空空?
弟子们的眼界不够开阔,视野狭小,所见有限;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往后一拖再拖,不能立足于眼前,把握住“现在”,结果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所以最终两手空空。三、再读课文点拨:结合第③、④两段对弟子们摘麦穗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句解:两个“看看”说明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认真,“摇了摇头”体现了弟子们的犹豫不决。]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句解:“总认为”“总以为”预示了弟子们将一无所获。]
段析: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犹豫不决,错失了许多机会。
④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段析: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选了很长一段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弟子们的机会也消失殆尽。⑤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句解:“洪钟”体现了苏格拉底的话带给弟子们的震惊。表明精心挑选麦穗的弟子们并没有留意是否已走到了尽头。而简单的话语中表达出的则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失去良机、一无所获的失望和惋惜之情。]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句解:苏格拉底一语惊醒梦中人,当一无所获的弟子们回首走过的麦垄,内心该是怎样的尴尬、沮丧与失落?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小麦“摇晃着脑袋”“惋惜”,从侧面体现出弟子们此时的复杂心境。]
段析:写事情的结果。
3.第⑥段中两个“最大的”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个“最大的”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穗最大的麦穗,它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穗最大的麦穗,它是主观感觉的,是相对的。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段析:苏格拉底首先指出最大的麦穗是客观存在的,然后用两个“未必”让弟子们认识到,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与其寻寻觅觅一无所获,不如抓住眼前的机会。
朗读:语速缓慢,语气严肃,读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
4.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从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弟子们从中悟出了:在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错失良机而最终两手空空,一事无成。从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一个教导有方、循循善诱、善于借事说理的出色学者、教育家。
三、脚踏实地,抓住机遇。(⑦)
⑦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句解:“麦穗”指出现的机会。“不失时机”和“错失良机”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句解:“最大的”“追求”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眼前的一穗”指的是前面的“颗粒饱满的‘麦穗’”,即出现在眼前的机遇。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理想与实际的关系,教导人们要学会取舍。]
段析: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人生道理。
提出要求 摘一个最大的
只许进不许退
摘的经过 东张西望 犹豫不决
难以定夺 随手扔掉
两手空空 如梦初醒
谆谆教诲 语重心长
揭示道理 抓住眼前机遇
不要错失良机最大的麦穗树立远大理想用心追寻
完成当前任务及时采摘本文通过讲述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从麦田中走过,两手空空的弟子们终于顿悟:面对选择,只有抓住机遇,把握当前,才不会错失良机。当我们处于人生的“麦田”中时,如若机会出现,一定要当机立断,好好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人生中那株颗粒最为饱满的“麦穗”,从而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理想。
四、精读课文1.借事说理。本文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课文先讲述事情的起因: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麦地,让他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接着作者又讲述了弟子们如何摘麦穗以及摘的结果。这样具体的讲述将我们完全带入了作者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当我们为“摘麦穗”的故事所吸引时,作者在结尾借苏格拉底的弟子的领悟抛出了他要给我们的启示——人不应该“东张西望”,“错失良机”,人生“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写,由事及理,以理服人,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2.课文有几处使用了分号?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用法。
课文有3处使用了分号。(1)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用法:这句话中,前后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用分号隔开。(2)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用法:前后句之间表示递进关系,用分号隔开。(3)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用法:前后两句是对比关系,用分号隔开。
3.“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更需要抓住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
五、互动反馈课内
定夺 苍老 洪钟 麦垄 惋惜 悟出 饱满 追求 沉甸甸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错失良机 实实在在
课外关于机会的名言
要抓住机会,不抓,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邓小平
生命很快就要逝去,一个机会不会出现两次。
——[法国]罗曼·罗兰
要注意留神任何有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
——[德国]歌德
?
一、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尽( jǐn ) ( 尽管 ) 埋( mán ) ( 埋怨 ) 空( kōng ) ( 天空 )
( jìn ) ( 尽力 ) ( mái ) ( 埋没 ) ( kòng ) ( 空地 )
二、辨字组词。
垄( 垄断 ) 悟( 感悟 ) 拣( 拣选 ) 错( 错误 )
笼( 笼子 ) 语( 词语 ) 捡( 捡到 ) 措( 措施 )
三、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ABB式)
挑挑拣拣(AABB式)
东张西望(含反义词的)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这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2.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
六、随堂练习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 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思想光辉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苏格拉底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忽略、耽误、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打“√”。
2.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是指 ,第二个“蜡”是指 。
4.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明白了什么?
?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