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硝 酸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硝 酸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3-20 09: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硝 酸
【基础考点梳理】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 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83℃。
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由于挥发出HNO3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 。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
盐酸 硫酸 硝酸
挥发性 有 无 有
气味 刺激性 无 刺激性
常用浓酸 浓度 37% 98% 69%
密度( g·cm-3) 1.19 1.84 1.42
发黄原因 溶有Fe3+ 分解,溶有NO2
有无纯酸 无 有 有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硝酸是一种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1.不稳定性:
纯净的硝酸或浓硝酸在常温下见光就分解,酸越浓越易分解,受热时分解更快。
4HNO3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
分解放出的NO2溶于HNO3,而使HNO3呈黄色。
【思考】久置变黄的硝酸如何除去黄色?
硝酸保存:棕色瓶冷暗处
2.强氧化性:
硝酸是一种强的氧化剂,不论稀硝酸或浓硝酸都具有氧化性,几乎跟所有的金属(Au、Pt除
外)或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⑴ 跟金属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浓HNO3被金属还原为NO2,稀HNO3被金属还原为NO。
Cu + HNO3(浓)=
Cu + HNO3(稀)=
常温下,Al、Fe等金属在浓HNO3中会发生钝化现象,固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放浓HNO3。
Fe与稀硝酸反应,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
b、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c、所得产物为Fe(NO3)3和Fe(NO3)2混合物时,Fe 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思考】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能比 ,而是比
硝酸的浓度愈大,其氧化性
⑵ 跟非金属的反应
4HNO3(浓) + C
6HNO3(浓) + S
5HNO3(浓) + P
⑶ 某些化合物,如S2-、SO32-、Fe2+、I-等
SO32- + NO3- + H+ =
⑷ 与有机物的反应
① + HNO3 + H2O
为何制得的硝基苯为谈黄色?
怎样将淡黄色除去得到纯硝基苯?
② 与醇、纤维素的酯化。(制火棉和胶棉)
③ 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皮肤、衣物、纸张等都有腐蚀作用,所以使用硝酸(特别是浓硝酸)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洗涤。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叫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
铂等溶解。
如:3Pt + 4HNO3 + 18HCl = 3H2PtCl6 + 4NO↑+ 8H2O
三.硝酸的实验室制法:
⑴ 实验室制法:
化学方程式:NaNO3 + H2SO4(浓) NaHSO4 + HNO3↑
利用浓硫酸的 制取挥发性的硝酸。
【思考】a.实验室制HNO3的原理与制HCl完全相同,为什么不能加强热?
b.制HNO3发生装置是否与制Cl2完全相同?
(不同,一般制HNO3只能用曲颈甑,若用与制Cl2相同的装置,橡皮塞用铝箔包起来)
⑵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
① 氨的氧化(氧化炉)
② NO的氧化
③ NO2的吸收和硝酸的生成(吸收塔)
④ 尾气吸收(用NaOH溶液) NO2 + NaOH =
⑤ 稀HNO3浓缩——吸水剂Mg(NO3)2或浓H2SO4再蒸馏
四.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在实验室里,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五.硝酸盐:
易溶于水,加热易分解,高温时硝酸盐作氧化剂,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它们的硝酸盐受热分
解的产物不同。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从K→Na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如:NaNO3
2.从Mg→Cu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
如:Cu(NO3)2
3.从Hg→Ag的硝酸盐分解的产物为金属单质,二氧化氮和氧气。
如:AgNO3
六.知识网络:
基础考点梳理答案:
一.无 发烟硝酸
二.
1.4HNO3 4NO2+O2+2H2O
通入空气或氧气
2.⑴
Cu + 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
<<
【思考】得电子多少 得电子难易 越强
⑵ 4HNO3(浓) + C CO2↑+4NO2↑+2H2O
6HNO3(浓) + S H2SO4+6NO2↑+2H2O
5HNO3(浓) + P H3PO4+5NO2↑+H2O
⑶3SO32- +2NO3- + 2H+ = 3SO42—+2NO↑+H2O
⑷ ① 溶有硝酸的缘故 碱洗分液
三.硝酸的实验室制法:
⑴ 难挥发性
【思考】a.易挥发
⑵① 4NH3+5O2 4NO+6H2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④2NO2 +2NaOH =NaNO3+NaNO2+H2O
五.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2NaNO3 2NaNO2+O2
2.2Cu(NO3)2 2CuO+4NO2+O2
3.2AgNO3 2Ag+2NO2+O2
【解题方法规律技巧大放送】
一、NH4+ NO3-的检验:
1.NH4+ 的检验:
加碱溶液加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反应原理:NH4+ + OH- NH3↑+H2O
气体溶于水后显碱性的只有NH3。
2.NO3- 的检验:
固体(或浓溶液)+浓硫酸+铜片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体
反应原理:NO3-+ H2SO4(浓) → HNO3(浓)
Cu + 4HNO3(浓) Cu(NO3)2+2NO2↑+2H2O
因为有NO3-、H+,是铜和浓HNO3反应所致。若硝酸盐溶液比较稀,相当于铜跟稀硝酸反
应,产生无色气体NO现象不明显,因此可将稀溶液浓缩后再检验。
3.PO43- 的检验:
加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溶解。(注意与I-检验的区别)
反应原理:3Ag++PO= Ag3PO4 Ag3PO4+3H+= 3Ag++H3PO4
【例1】限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Na2CO3、(NH4)2SO4、NH4Cl、KNO3溶液,应选用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OH)2溶液 D、盐酸
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答案为C,A项与Na2CO3 、NH4Cl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法鉴别,NaOH溶液与(NH4)2SO4、NH4Cl反应都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也无法鉴别。盐酸与(NH4)2SO4、NH4Cl、KNO3都没任何现象高
二、有硝酸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单质与硝酸的反应,首先要讨论分析单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若为金属参加的反应,则硝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氧化剂,另一部分起酸的作用生成硝酸盐,应先确定未被还原的硝酸,再由电子得失守恒求解。若为非金属,则参加反应的硝酸全部被还原。
1.硝酸与铜的反应
随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产物由NO2变为NO。过程分析如下:
由此可看出,无论产物是NO2或NO或两者的混合物,都有生产1mol气体就有1mol硝酸被还原体现氧化性(N原子守恒),即:被还原的硝酸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2.硝酸与铁的反应
Fe+4HNO3=Fe(NO3)3+NO↑+2H2O ①
3Fe(过量)+8HNO3=3Fe(NO3)2+2NO↑+4H2O ②
由上述结论知,①中体现氧化性的硝酸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②同样是。原因是②可以看作是Fe先与硝酸发生反应①,过量的Fe与生成的Fe(NO3)3再反应生成的Fe(NO3)2。
又:
当≤时,按反应①进行。
当≥时,按反应②进行。
当<<时,则①②两反应都发生。
【例2】38.4mgCu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Cu全部作用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22.4mL(不考虑NO2部分聚合成N2O4),则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答案:C
解析:⑴HNO3被还原为NO2和NO。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即气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0×10—3 mol。
⑵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Cu(NO3)2即Cu的物质的量的2倍。
Cu为×10—3 mol=0.6×10—3 mol
⑶共消耗硝酸:0.6×10—3 mol×2+1.0×10—3 mo=2.2×10—3 mol
【例3】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7 B.1∶9 C. 1∶5 D.2∶9
答案:A
解析:Cu2S被氧化的产物是Cu(NO3)2、CuSO4,1molCu2S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2×1+1×8=10mol;HNO3被还原的产物是NO2、NO,且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1molHNO3被还原成0.5mol NO2、0.5mol NO,得到电子物质的量0.5×1+0.5×3=2mol根据电子守恒,若还原剂Cu2S是1mol时,作为氧化剂的HNO3必须5mol,根据物料守恒: 1molCu2S→1molCuSO4+1molCu(NO3)2(铜原子和硫原子守恒),参加反应的HNO3起酸性和氧化性作用,HNO3起酸性作用生成Cu(NO3)2, HNO3 2mol。1molCu2S参加反应时起氧化性HNO3为5mol、酸性作用HNO3为2mol,共7mol。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
浓H2SO4
50~60℃
NO2
微热
NH3·H2ONH3N2NONO2HNO3
Ag(NH3)2+
Mg3N2
NH4Cl
N2O4
NaNO2
催化剂

HNO3
NO
Cu(NO3)2
NO2
被还原
未被还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