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1《西湖的绿》(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1《西湖的绿》(共6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4 08: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9张PPT。西湖的绿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北京人。她的文章明朗而又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中注重细节,可说是字字锤炼,句句经营。游记,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文字优美。一般先交待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特点,移步换景地记叙旅途所见所闻,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交流资料,整体感知西湖。看完这些西湖的风景,有何感受?西湖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湖周长约15公里,面积5.66平方公里。环呵护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以弧山、白堤、苏堤分割为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海及岳湖。湖中有小灜洲、湖中亭、阮公墩三个小岛。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炼的语言对它的景色作出了不同概括,其中传颂了七百余年,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它源于南宋画家对西湖山水的题名。这十景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西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聞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作者简介
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7月出生于北京。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西湖“绿”的特点1、自读课文,同桌互读课文,小组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流利。交流预习中学会的生字新词。
2、默读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物的绿?画出相应词句。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读一读蜿蜒 空旷 淙淙 澄清
飞溅 幽静 宛转
苏轼 浚湖 蹬开 裙袂
翩然起舞读准字音shēn 人参
参天
参差参cāncēn yǐn隐隐约约
隐蔽隐 jìng小径
幽径径féng缝补
缝纫缝kuàng空旷
旷课旷 yōu幽静
幽默幽 sū苏轼
苏醒苏 wǎn宛然
宛如宛 zhí职业
职责职 gǎng港口
港湾港读一读,苍翠 蜿蜒 古怪 鲜嫩 漫步 蓬勃 布局 幽静 心旷神怡 亭亭玉立用喜欢的词说一句话交流词义灵 隐 寺 苏 堤花港观鱼西湖的绿花港观鱼灵 隐 寺苏 堤(古树—小路—小溪)(古树—青苔)(新 荷)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
2、听写课后词语。西湖的绿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绿”的特点。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作者对西湖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仔细地读课文,看你能发现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语。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2、边读边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画出各景点最能表现绿的不同特点的词句,试着用一个词概括 各处景物“绿”的特点。
3、选择一处景点感情朗读体会,说说读后的感受。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翠 绿 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的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读一读从画面和句子中你知道了哪些绿?有的绿的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墨绿 蓝绿)
(深绿 浅绿 浓绿 亮绿)
读一读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
直绿到石头缝里。苔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 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多彩的绿伴着音乐,带上感情读一读,说一说蓝绿碧绿墨绿翠绿苔绿苏 堤 莽莽苍苍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如牛
如人如 画如 树如 云青绿山水多姿的绿配音乐,带上感情读一读 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 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活泼的绿蓬勃的绿翩然起舞的绿生命的绿多情的绿配音乐,带上感情读一读填空。
  1、《西湖的绿》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 ),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 ),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 ),看到的西湖的“绿”。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
  2、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 )。”峰下蜿蜒的小径:“( )。”此外还有溪水:“( )” 。
  3、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 )。”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 )。
  4、在花港现鱼,作者抓住了( ),与( )相比,“( )。”西湖的绿花港观鱼灵 隐 寺苏 堤多彩多姿多情绿 配乐朗诵全文,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欣赏 老舍 《草原》 在天低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秀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天低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秀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欣赏文中哪些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个画面?欣赏: 可爱的草塘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亮,欢笑着,翻腾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完成课后“说说,画画”
2、摘抄文中优美词句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