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国家
时间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19世纪70年代前) 工业产值排位 1 3 2 4
殖民地排位 1 4 2 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9世纪70年代后) 工业产值排位 3 2 4 1
殖民地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3350 290 1800 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结合左表思考:
1.从工业产量位次的变化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整个图表说明了什么?
1.美、德发展速迅,英法发展缓慢;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2.第二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德进行);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19世纪末起,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后来居上,超过老牌殖民强国英国、法国,但是英法两国占的殖民地仍占世界前两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飘洋过海。”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95演讲)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1.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矛盾尖锐(最主要的是英德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3.殖地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兴起;
二、缔约结盟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加剧
2.主要目的:
增强自己的实力,以求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称霸世界
意
奥
德
俄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法
普法战争
北非的殖民地:突尼斯问题
英
争夺殖民地
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
(1)、1879年,德奥同盟的形成。
(2)、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形成。
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
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
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
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
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
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1)、1892年,俄法协约的形成。
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亨利·帕麦斯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德国实力增强,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尤其是德国的兴起,使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挑战,而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也证明了拥有盟友的重要性。
光荣孤立
结 盟
想一想,“永久的利益”指的是什么?
指英国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
(包括经济霸权、军事霸权和殖民地霸权等。)
(2)、1904年、1907年,英国与俄国、法国签订协定,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1882年
1907年
三国同盟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三国协约
英国
法国
俄国
至此,两大对立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20世纪初,列强各国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双方积极备战,导致欧洲形势日趋紧张。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开创“无畏舰时代”
德国最大的军工厂
克虏伯军工厂
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随之而来,生产的武器产生的破坏威力越来越大。
德国积极扩军备战,于1906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并且建造在日后战争中投入与英国海战的潜水艇。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达9倍多。
在地中海游弋的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万人)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沙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国 54.3 54.2 71.5 76.9 91
德国 42.6 50.4 52.4 69.4 89.1
英国 36.7 42 62.4 57.1 53.2
奥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大利 21.6 28.4 25.5 32.2 34.5
日本 7.1 8.4 23.4 27.1 30.6
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三、“巴尔干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步衰落,到19世纪已经没有能力和实力维持在那里的统治了。
拓展训练
1.下表为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下列关于表格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经济实力也最为雄厚
B.德美等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较少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俄国在上述国家中发展最快
C
国家 英国 俄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值(%) 8 2.6 6 18 14 22
殖民地面积(km2) 3 350万 1 740万 1 060万 290万 30万 30万
2、三国同盟的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德国和英国 D.意大利和俄国
C
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4、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 C.三国同盟 D.反法西斯同盟
A
C
5.下列简笔画能够形象反映一战爆发前世界形势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