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的题材、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珍视中国画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加以描述。
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欣赏交流法等。
教学用具准备:
课件,名家作品、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旧报纸等相应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了解中国画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画作品么?
学生各抒己见。
二、快乐抢答
基础知识抢答:学习中国画要准备必要的工具,你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么?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三、初识分类
课件出示不同种类的中国画作品:《富春山居图》、《出水芙蓉》、《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提问:这些作品画的是什么?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总结: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从题材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画科。
四、风格之美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对比观察1:对比生活中的荷花与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请学生思考:画的像不像?画面形象有什么寓意?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小结:工笔画讲究工整写实,把所画对象的形态表现的一丝不苟,具有细致感。
对比观察2:《出水芙蓉》和清代画家朱耷的《荷花》,请学生进行对比,再次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小结:写意画点画淋漓、简练粗犷,给人以豪放之感。
出示《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东篱菊花图》、《芙蓉锦鸡图》等工笔画与写意画作品,请学生判断作品的画法。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作品的画法。
五、笔墨之美
以朱耷的《荷花》为例,教师示范写意画法,指导学生体验用笔、用墨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并尝试中锋、侧锋、散锋等用笔变化,尝试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六、意境之美
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中国画的诗、书、画、印。
小组根据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为什么画家要把诗、书、画、印表现在一幅中国画作品中?
2.这种表现形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
3.它们是怎样完美布局的?
七、评价欣赏
组织学生通过文字、语言等多种形式抒发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