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3-21 20: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主干知识梳理
一、实验安全
意外事故处理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浓硫酸应先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NaHCO3溶液。
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要用手揉眼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以粗盐的提纯为例)
(1)实验原理
①粗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②粗食盐中的Na2SO4、MgCl2等可溶性杂质,应用化学方法使其转化为NaCl。
试剂的加入顺序可以是:BaCl2、Na2CO3、NaOH、HCl或者是BaCl2、NaOH、Na2CO3、HCl或者是NaOH、BaCl2、Na2CO3、HCl。关键Na2CO3要在BaCl2之后,而HCl必须放在最后
(2)实验步骤
称取 天平使用前应先将游码归零,然后调平,在左右两盘上放大小、质量相同的纸片,再加药品
溶解 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具体为: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中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 将③所得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再把蒸发皿放在高度适宜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液体,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体的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水分蒸干,即得纯净氯化钠
【重点难点讲练】
【要点透析】(左栏) 一、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及意外事故处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包括仪器的洗涤,药品的取用和试纸的使用,还有试剂的溶解,物质的加热方法。意外事故包括割伤、烫伤、酸或碱灼伤、酒精及电失火等几类。只有正确操作充分保证实验安全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才能很好的保障同学们的自身利益。中学实验一些具体操作①药品取用:a、不能用手直接拿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b、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在把容器慢慢竖起,使药品缓慢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连接仪器: 切不可把容器放到实验台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因为这样易压碎容器 ③酒精灯的使用:a、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b、绝对禁止向燃烧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以免失火c、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取引燃另一酒精灯d、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④物质加热:a、给固体加热可用坩埚,给液体加热可用试管、烧杯等,有些仪器如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要进行预热,液体最好不要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要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例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冼,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解析】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要迅速用抹布擦试,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要请医生治疗。所以A、B说法是正确的。苯酚有毒,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C的说法是正确的。D说法不正确,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本题答案是D。【答案】 D【小结】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常识。怎样对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事故,临危不惧的处理实验事故时实验者的必备素质。2、物质分离提纯的注意事项(1)原则:不增、不变、易分。“不增”指的是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物质,“不变”指的是提纯的物质性质不能改变;“易分”使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开。(2)化学分离提纯法用化学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 不引入新的杂质;② 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 操作简便,试剂价廉,现象明显,易于分离。【例2】分离和提纯是十分普遍的两种化学工艺,如冶金工业上对矿物的处理、制药业对有效药物成分的提取、高纯硅的纯化、工业污水及尾气中有害成分或有用成分的分离等等,这里面都涉及分离与提纯。你了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哪些吗 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 【解析】 通常情况下,可用加热升华的方法直接分离两固体混合物,该法适用于分离易升华的固体(如I2)与热稳定性好的固体的混合物。固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也可与溶解、结晶相联合分离易溶性固体与难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易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则适用于蒸馏的分离方法。胶体与溶液的混合体系应用渗析的方法分离。KNO3与NaCl的混合物易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另外,皂化产物、蛋白质还可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总之,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特点选择合理实用的方法。【答案】(略)。【小结】提纯除杂题目,重在细心分析除杂顺序。有三点很重要:一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二是试剂要过量,三是过量试剂要除去。 【针对练习】(右栏)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1-2 量取25ml液体,最好选用(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1-3观察右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A. 0.5ml B. 1.5ml C. 1.6ml D. 1.7ml 1-4请你说明给盛溶液的试管加热时应注意如何操作?1-5.每一只量筒,在其最大刻度的上方,都有一段没有刻度的空白,如图所示。现有一只100 mL的量筒、一只50 mL的小烧杯、托盘天平。请用两种方法测出100 mL量筒上方空白的容积,简述操作步骤及确定容积的方法。方法一:方法二:答案:方法一:在量筒中装满水,将其中一小部分水倒入小烧杯中,读出剩下水的体积为V1,将量筒中的水全部倒出,再用量筒测出烧杯的水的体积为V2,则空白部分的容积是V2-(100 mL-V1)。方法二:原理操作同一,就是将V2的测量换成“先称量小烧杯的质量为m1,将一部分水倒入小烧杯后,再称量其质量为m2,则空白部分的容积是: -(100 mL-V1)。1-6 关于药品的取用有下列说法: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桶中;④剩余的固体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全部答案:D2-1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2-2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的FeSO4,少量的Ag+和Na+,以及部分污泥。试设计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以回收金属银、硫酸亚铁。分步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不必写化学方程式。 2-3、(06山东德州)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该方案的明显失误是因为某一步设计不当而使分离产物不纯,该步正确的方案可以设计为 。 (3)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和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 的质量。答案:(1)BaCl2 (2)加入过量K2CO3后,滤液中含有KCl与K2CO3,应加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的KCl (3)沉淀A、固体B、固体C中任何一种的质量
第一节 第一课时
针对练习:1-1 A 1-2 B 1-3C
1-4(1)试管外壁应干燥,有水珠应擦干,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l/3。
  (2)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不能用尹拿着加热以免烫伤手。(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方法是:把试管夹张开,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不得横套、横出)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握持试管夹的方法是:右手三指(拇、食、中)握持试管夹长柄。
  (3)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以与桌面成45°角为宜。
  (4)加热时,应先使整个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溶液的中下部加热(不要集中烧试管底部以防溶液喷出),并不断摇动试管,保持试管在灯焰内缓缓转动。
  (5)试管底部应位于酒精灯的外焰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不能使试管底部跟灯芯接触(因灯芯温度较低,较热的试管底部突然冷却容易炸裂)。
  (6)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更不能把眼睛对着正在加热的试管口张望。
2-1 D2-21 过滤除去污泥,2 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Ag+还原为金属银,3 过滤,将Ag和过量铁粉从溶液中分离出来,4 将混有铁粉的Ag用稀硫酸处理,使Fe溶解,5 过滤,分离出银,6 将第3和5步的滤液合并,蒸发浓缩,冷却,使硫酸亚铁结晶析出,7 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Na+留在母液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