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14 12: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人体内有没有这些成分? 生:有! 师:人体内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哪里来的? 生:食物。 师:食物中的这六种营养成分与人体内的这些成分一样吗?是不是我们吃了猪肉,人体就长出了猪肉。 生:(哄堂大笑)不是。 师: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那么,食物是怎样被消化、这些营养成分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呢? 揭示课题:消化与吸收 小品表演: 师:早听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有胃病。今天我们请他给大家谈一下感受怎么样? 生:气氛活跃,兴趣大增。 瘦生表演: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 生:(哄堂大笑) 胖生表演: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的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 师:(鼓掌欢送)两位同学表演得非常精彩,很有表演才能。前面那位为什么那么瘦?后面这位为什么平时吃得并不是很多,却长得较胖?同学们帮他找找原因。 生:第一位同学有胃病,消化不好;第二位同学吸收太多。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看来人体的消化吸收与体态的胖瘦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进行新课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师:(演示制作的P32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请说出下列结构的名称(使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回答……) 师: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 生:牙齿、舌、唾液腺。 师:回忆自己在进食时,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 生: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师:口腔仅仅起到嚼咀食物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师: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看能否吃出味道来。 生:口中有点甜。 师: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馒头变甜是不是因为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师: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唾液有关。 师:下面我们来制定计划。在制定之前先看一看提示。(媒体演示:P30~31提示及探究方案。)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生:(小组讨论并设计探究计划。) 师:请一位同学把你们组的探究方案向全班交流汇报。 生:(全班交流。) 师:(评价学生的设计并提出建议。)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探究。 生:(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师:(巡回观察、指导、答疑。) 生:(相互交流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并作出分析。) 师:对自己的探究方案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吗? 生:馒头不宜太多,唾液的量要足,实验装置在37 ℃的温水中保持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 师:请位同学谈谈你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对此作出解释。 生:①号试管内的液体遇碘不变蓝,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 师: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生:唾液中的淀粉酶。 师: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牙齿和舌只能将食物磨碎、搅拌,不能使淀粉变成麦芽糖。 师: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变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的道理。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 师:那么什么叫消化呢? 生:(阅读教材P31页,总结消化的概念。) 师:补充:并不是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只有大分子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而水、无机盐、维生素则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师:前面我们只是探究了口腔中的消化。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消化道其他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3.消化的全过程 师:下面播放一段食物消化过程的录像,请认真观看,课后我们要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请注意收集资料。 师:为什么患了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 生:这些食物会影响胃的功能,加重胃的负担。 师: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胃呢? 生:不吃汤泡饭,少吃麻辣烫,每日三餐定时、定量。 师:为什么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下面我们做个小实验(教师演示P33页的实验) 生:(观察实验现象) 师:两只试管内的花生油各发生了什么变化?胆汁和清水各对花生油起什么作用? 生:第一支试管内的花生油变成很小的油滴,第二支试管内的花生油变化不大。 师:胆汁对食物的消化有作用吗? 生:能把食物中的大颗粒脂肪,变成微小的脂肪颗粒,这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师:对!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是胆汁能乳化脂肪,增大脂肪酶与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起到初步消化脂肪的作用。 师:人体消化道内除了唾液、胆汁,还有哪些消化液? 生:胃液、肠液、胰液。 师:阅读P35页第2题,你能指出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多? 生:(有的回答是胃,有的回答是小肠。) 师:(更正)胃液最多,但小肠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师:下面我们来解读P34页的曲线图,回答(1)、(2)、(3)个思考题。 生:X──淀粉,Y──脂肪。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D──肠液、胰液、胆汁。 师:食物最终在哪里被彻底消化?这说明了什么? 生:小肠!说明食物主要在小肠被消化。 师:人体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最多,而且小肠还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师:下面我们完成一个作业:请设计一个表格,将图Ⅳ-21中的信息转化成表格的形式。 生:(完成表格设计) 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肯定) 师: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如何被吸收入呢? 营养物质的吸收 师:营养物质在人体的哪些部位被吸收呢? 生:胃、小肠、大肠……。 师:请看下面的资料分析。 1.资料分析:小肠的特点 师:下面我们通过分析P33的资料来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 生:长度不同,小肠长得多;表面都有皱襞,但小肠的皱襞上有绒毛,而大肠没有。 师: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为什么? 生:小肠。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的特点,都可以大大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2.进一步探究家畜小肠的结构 师:下面我们通过观察猪小肠的内部结构,看看猪小肠与人小肠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一段猪小肠) 师:注意比较猪小肠与人小肠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结构基本相同,都有皱襞,皱襞上还有许多绒毛。 师:(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拆叠纸模型) 生:(观察、领会小肠皱襞的作用) 教师小结 师:小肠不仅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供人体细胞所利用。 课后作业 师:课后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科普小文章。我们将选出优秀的小文章,参加市里的论文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