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4 14: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写出下列画线字的拼音。(6分)
哺育 摇曳 果实累累
光晕 羌笛 悬崖峭壁
二、结合语境写词语。(5分)
1.你从远古走来,巨浪dàng dí( )着chén āi( )。
2.太阳出来了,露水稍逝,橘柚树shǎn shuò( )着阳光,绿叶金实。
3.一道pù bù( )飞流直下,像一匹sù jǐn( )从山上挂下来。
三、选词填空。(4分)
飘落 飘扬 飘散 飘摇 飘浮
1.风停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下来。
2.浓雾被风吹得渐渐( )了。
3.五星红旗在天空中( )。
4.蓝蓝的天空中( )着几朵白云。
四、我会词语搭配。(8分)
一股 蛟龙 惬意的 时光
一条 宝石 健美的 身材
一座 清香 朦胧的 洪水
一块 山峰 泛滥的 青光
五、句子训练营。(8分)
1.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缩句)

2.这难道不是一次惊险、壮丽的旅行吗?(改为感叹句)

3.中华儿女是黄河的骄傲。(修改病句)

4.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你用 , 。(不可用原文)
六、我会填空。(8分)
1.你从雪山走来, ; ,惊涛是你的气慨。
2.黄河远上白云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 。
3. ,浪淘风簸自天涯, ,同到牵牛织女家。
4.黄河之水天上来, 。
5.三万里河东入海, 。
七、口语交际。(6分)
长江水资源是长江流域4亿多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现如今人类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如入长江,染黑长江数千米,严重威胁了长江下游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各大省市居民的饮水安全。
1.请你就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3分)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让更多的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3分)

八、阅读天地。(2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三峡之秋(节选)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气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光,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1.从选段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写了三峡之秋的美,层次清晰,很有条理。(1分)
2.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3.“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 )(多选)(4分)
A.这里日照充足,黄昏时间长,夜晚短。
B.峡谷里雾来得早,让天空变得黑,但是实际上暮色并未来临,所以“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C.这里山高太阳光线照射不到,而且山峰的倒影让江面只有一线发光的天空。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我们歌颂黄河,赞美黄河,岂能容忍有人这样“攻击”她!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2—0.7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3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黄河的年经流量为423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危机。世界各国水土流失的发生,无不是植被破坏的结果。
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1.写出文中画线字的反义词。(2分)
攻击——( ) 清澈——( )
2.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其中“外衣”指的是 (用原文回答)(4分)
3.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4.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4分)


九、习作。(30分)
黄河,一个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让我们在这片沃土上世世代代得以生存,请你写一篇赞颂母亲河的作文。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bǔ yè léi yùn qiāng qiào
二、荡涤 尘埃 闪烁 瀑布 素锦
三、1.飘落 2.飘散 3.飘扬 4.飘浮
四、

五、1.三峡充满气息。
2.这是一次多么惊险、壮丽的旅行啊!
3.黄河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4.高亢的歌喉,为高山大海喝彩
六、1.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2.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3.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4.奔流到海不复回
5.五千仞岳上摩天
七、略。
八、(一)1.时间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这里形象地写出了长江由“热烈”到“平静”时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了长江的变化。
3.B C 4.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1.保护 浑浊
2.比喻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
3.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这是一个反问句,这样写可以加强语气,作者是为了告诉我们黄河的破坏很严重,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