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肥皂泡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 肥皂泡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4 15: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0 肥皂泡
课 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重 点
难 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美读训练
亲身体验
教具 学具
吹泡泡用的工具 词典 多媒体 教科书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个案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想)
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主识字:文中有几个多音字请你读准(扇、散、薄、转)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4.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搅拌 溶化 玲珑 骄傲 渡过 婴儿
悬念 娇软 蘸水 屏住呼吸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
二、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做上标记,并在空白处简单写出你喜欢的理由,跟同桌说一说,读一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来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想像着画面,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搅拌” “黏稠”)。
(1)引导学生体会到吹肥皂泡的动作特别轻。吹肥皂泡的动作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2) 指导感情朗读。
师:(由动作的“轻”过渡到样子“轻悠悠”)正因为慢慢地吹,才会有这样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只有轻轻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看来吹肥皂泡也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护,才能飘得更高更远。谁还想再读读?
(3)实践活动:吹泡泡
观察这些泡泡什么样,用书中的词或句子说一说。好,有泡泡水的同学赶快给大家吹起美丽的泡泡吧。
师:谁喜欢冰心描写肥皂泡美丽的这段文字,把你想到的美丽画面读出来?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从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几方面去考虑,结合自己吹肥皂泡时观察到的情景来理解。
师:五色的浮光在什么样的球面上乱转?
指导朗读:轻清透明的球面上浮光百转、色彩斑斓,多美丽,多神奇呀!谁来美美地读读。
师:谁还喜欢这句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读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在这段中你还喜欢哪句话?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
为什么说是“玲珑娇软”而不说“玲珑柔软”呢?
师:刚才,我们吹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串串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多活泼、多可爱呀!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小球这么美,那大球呢?
为什么说“颤巍巍”的?
谈谈你对“光影凌乱”的理解。
师:你能想像这颤巍巍的、光影凌乱的泡泡,读读这句话吗?
师:看,这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浮光百转的肥皂泡,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自己再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1)你还喜欢哪儿?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
师:这里连用了四个“那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导读:真是太喜欢这些肥皂泡了。那么这些泡泡最终去了哪里呢?
(2)希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
(3) 送上天去做什么?送过海去做什么?
(4)飞到明月、夕阳、的仅仅是肥皂泡吗?
谁来想像着读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去听、去想,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你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4.再读全文,感悟升华 (配轻音乐) 
师:在玩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吹了,还认真的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这篇文章。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让我们再读冰心的散文《母亲》、《雨后》《别踩了这朵小花》,复印后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阅读后标出每一篇的主题,是母爱,是童贞,还是大自然?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
玩吹泡泡游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4人小组学习中一名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学生积极发言
指名读、小组读,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再读课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学生默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并全班交流。
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1.写生字,组词。
2.继续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了解冰心。
学生读课文并做标记
小组交流
预设一 做泡泡
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然后用一只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
预设二 吹泡泡
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小组交流后并回答:动作轻: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样子轻:轻圆的、软悠悠地飘游
生1朗读。
生2朗读,朗读后进行比较并全班交流。
学生吹泡泡并认真观察。
预设三 看泡泡
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色的浮光”、“乱转”(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来泛指多种颜色。浮光--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课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轻清透明”(“轻清透明”四个字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
学生自高奋勇并饱含感情地朗读。
学生回答。
“玲珑娇软”(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玲珑,精巧细致。娇软,美丽、娇嫩。)
体会喜爱、娇爱之情。
学生朗读

“有时吹得……光影凌乱”;还——颤巍巍的。
和脆弱结合起来体会
“光影凌乱”--指由于肥皂泡处于动态中,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变化迅速且多样,显得不整齐、没有规律。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
学生朗读
全班学生朗读
预设四 梦幻泡泡
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的轻轻吹起的……落到一个浓睡中的婴儿的雏发上……
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作者特别喜欢肥皂泡
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我想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颠……)
使明月更皎洁,夕阳更灿烂;使美人更美丽动人,睡婴更恬静幸福。
不是,这时,那些肥皂泡仿佛就是孩子们的化身,带着她们的希望和梦想飞起来了,飞上蓝天,亲近明月,渡过天河,追逐太阳,与日月同辉;漂过大海,飞越山巅。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想象。朗读结束后学生回答自己想象的景象。
学生朗读
学生说出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
由孩子们熟悉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为很好的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构建有效课堂。






通过初步的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阅读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贴切。
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作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以读为本,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通过想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拓展想象,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
配乐朗读能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感。
板书设计: 肥皂泡
     想     吹   看    
     梦幻    轻轻  美丽   
     希望……  快乐  骄傲   
前置性
作业
借助网络或书籍,充分地查找、搜集有冰心的资料和作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