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4 15: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经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师:多媒体课件资料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了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了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了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习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进行填空联系,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设计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他们复述、背诵课文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仔细看刺猬图和刺猬用刺扎枣图,引出:怪不得人们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7、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8、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设计说明:课文中写了刺猬偷枣的经过。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期坚持,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偷枣:爬树摇枣 逐个归枣 打滚扎枣 驼枣快跑→聪明 机灵 本事高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