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资源保护的是( )
A.?不提倡送贺卡???????? B.?垃圾分类处理 ?C.?使用一次性纸杯?????D.?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2. 读图“绿色交通等级图”,下列交通出行方式最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租汽车?????????????????????????B.?单独驾驶小汽车?????????????????????????C.?商务车?????????????????????????D.?公共交通
3.近年,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两国发展经济共有的社会条件是( )
①劳动力丰富 ②矿产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气候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4. 近年来,广东省中小学校对课本实行循环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循环使用课本符合下列哪项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
A.?少用一张纸?????????????????B.?节省一度电?????????????????C.?拒绝一个快餐盒?????????????????D.?少用耗电多的产品
(2)循环使用课本对( )资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A.?煤炭?????????????????????????????????????B.?森林?????????????????????????????????????C.?土地?????????????????????????????????????D.?石油
5.下列关于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进一步加大农矿产品的出口量换取外汇
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6.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2)“苹果大丰收,农民收入高”,下列最适宜苹果种植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 )
A.?桂?????????????????????????????????????????B.?鲁?????????????????????????????????????????C.?黑?????????????????????????????????????????D.?藏
7.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8.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②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中国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挑战包括
①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居世界后列???? ②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④人口多资源紧张(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1.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
A.?过度开垦???????????????????????????B.?过度植树???????????????????????????C.?过度放牧???????????????????????????D.?过度养殖
(2)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二、填空题
12.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地关系________,区域发展________.
13.中国的________?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14.我国人口、资源、________?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三、综合题
15.《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开播了,导演组给爸爸和孩子们制定了4条旅游路线,读旅游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路线1,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过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是________? , 滚滚________?流的长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2)爸爸们将沿途的见闻感受发在微博上,其中不可能的是:
A.?儿子说沿着路线1,我们参观了都江堰、领略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布达拉宫的雄伟
B.?爸爸说路线2与我国人口分布界线一致,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C.?爸爸说沿着路线3,我们沿河西走廊重走丝绸之路,并见到了浩瀚的大漠
D.?儿子说,路线4南北森林景观差异大,农民耕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3)爸爸和孩子们来到喀什,村长介绍:喀什的农业受________?的制约,从喀什的自然环境谈谈喀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从图中可以概括喀什所在省区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
(4)拉萨所在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该地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该地农业主要分布于________?,特有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牦牛有“________?”的美誉.
16. 读某型飞机生产网络图,分析回答。
(1)图示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________共同完成。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绝大多数是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这是竞争的结果。
(3)这个例子说明,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________的世界。
(4)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什么?________。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左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右图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自2013年提出至今,“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种为指引,底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有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 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本次论坛进一步概聚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推动了“一带一路”与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签署了一批重大项目、政策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务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虽为中国首倡,但并非中国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所共享。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印度的大致轮廓。
(2)“一带一路”的倡导国家是________,“一带”是指________,“一路”是指________。
(3)印度处在________的沿线(填“丝绸之路经济带”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我国同属于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信息技术中心位于________,最大的海港是________。
(4)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的经济作物且是重要出口物资的有________等。
(5)“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6)本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意义何在?
18.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________?,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读图a,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__?大开发、促进________?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a中的________?地区.
(3)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________?发展的道路.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1)贺卡和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不提倡送贺卡和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和保护了森林资源,故A、D正确;(2)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回收和利用,故B正确;(3)一次性纸杯的原材料也是木材,使用一次性纸杯浪费了森林资源,故C错误.故选:C.
【点评】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答案】D
【解析】【分析】提倡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3.【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有广阔的市场等。
故选:C
【点评】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其经济的发展条件有很多相似性。国家之间的比较是中考常见的题型,属于基础题。
4.【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我们要循环使用课本,少用一张纸,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生态文明建设.(2)课本的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根据题意.
故选:(1)A.(2)B.
【点评】(1)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正确处理“三废”,减少环境污染等.(2)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我们要保护森林资源.
5.【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应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大力发展科技,发展新兴工业,进一步加工业产品的出口量换取外汇,加强独立自主,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本题还可以考查中国的基本国情: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是世界发展中的大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型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工程。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国家在这片地区建设了“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我国政府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6.【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建设美丽中国要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以根据题意选C。
(2)苹果属于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暖温带。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南方地区;黑是黑龙江省,主要位于中温带;藏是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鲁是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暖温带,属于苹果的主要产区。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苹果主产区,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答题较好,难度不太大。
7.【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C为正确选项。我国的粮食产量现状,目前不仅能自给,且部分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A不符合题意。调整农业结构是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不是我国首要任务,B符合题意。国家发展需要对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改进,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我国国情现状,掌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
8.【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人地关系不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是挑战,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分析】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有:改革开放经济加速发展、成为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航天方面取的成就等;但我国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地关系不够和谐、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挑战等.故选:B.
【点评】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
10.【答案】C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工程中,西气东输是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能源缺乏区,西电东送是将西部丰富的能源输送到东部,两个工程都是能源跨地区配;南水北调是水资源的调配工程,青藏铁路属于交通工程,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程的特点,了解四大工程的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基础,是中考的重点问题。
11.【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读图可得,该地种植业的比重过大,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过渡开垦,这样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2)我国西部的牧区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江南丘陵地区不适合发展畜牧业,故A不正确;
缓坡适合修建梯田,陡坡植树种草,故B不正确;
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泛,最适合生长的林木是茶树,故C不正确;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是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农业发展方向,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答题的基础。
二、填空题
12.【答案】不够和谐
;不平衡
【解析】【分析】解: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人多地少,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经济发达.
故答案为:不够和谐;不平衡.
【点评】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答案】移动电话数量
【解析】【分析】在上海开幕的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20年图片展上获悉,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4.87亿户,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移动电话数量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故答案为:移动电话数量.
【点评】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解答.
14.【答案】环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故答案为:环境。
【点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等。
三、综合题
15.【答案】(1)巫山
;东
(2)B
(3)水源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水源
;三山夹两盆
(4)河谷地带
;青稞
;高原之舟
【解析】【分析】(1)路线1,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过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是巫山,滚滚东流的长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2)沿着路线1,可以看到四川省的都江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和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路线2与我国人口分布界线不一致,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沿着路线3,沿河西走廊重走丝绸之路,能见到浩瀚的大漠;路线4南北森林景观差异大,农民耕作方式有明显差异;(3)喀什的农业受水源的制约,喀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水源,喀什所在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地形分布特征是三山夹两盆;(4)拉萨所在地区是青藏地区,其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该地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该地农业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牦牛有“高原之舟”的美誉。故答案为:(1)巫山;东;(2)B;(3)水源;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水源;三山夹两盆;(4)河谷地带;青稞;高原之舟。
【点评】我国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 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和塔 里木盆地。
16.【答案】(1)很多国家
(2)发达
(3)合作
(4)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解析】【分析】(1)发图示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很多国家共同完成;(2)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利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因此可得知题目中应为发达国家;(3)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所以说经济在朝向全球化发展,经济走向合作的世界;(4)对我国经济的启示就要考虑到是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故答案为:(1)很多国家;(2)发达;(3)合作;(4)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点评】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是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市场繁荣,环境优雅,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好。而在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看到的是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杂乱拥挤的集市和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的现象等。这些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17.【答案】(1)
(2)中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班加罗尔
;孟买
(4)水稻
;小麦
;棉花(或茶叶;黄麻;甘蔗)
(5)共商;共建;共享。
(6)进一步凝聚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推动了“一带一路”与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签署了一批重大项目、政策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务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印度的位置、工业、城市、农业、一带一路的原则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意义。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印度的工业和农业特征、分析材料中关于一带一路的解释。(1) (2)“一带一路”的倡导国家是中国,“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3)印度处在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与我国同属于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信息技术中心位于班加罗尔,最大的海港是孟买。(4)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且是重要出口物资的有棉花、黄麻、茶叶等。(5)“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6)“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意义是进一步凝聚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推动了“一带一路”与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签署了一批重大项目、政策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务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等。
18.【答案】(1)日本
(2)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
;中部
;中部
(3)资源
;环境污染
;可持续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解析】【分析】(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ri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a中的中部地区.
(3)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图b反映的问题是资源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环境污染.故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故答案为:
(1)日本;
(2)东部沿海地区;西部;中部;中部;
(3)资源;环境污染;可持续;
(4)节能减排.
【点评】我国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基本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