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信息获取的方法 课件(27张幻灯片)+学案+素材+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1信息获取的方法 课件(27张幻灯片)+学案+素材+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1-14 18:13:39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2.1信息获取的方法2.1信息获取的方法2.1信息获取的方法2.1信息获取的方法2.1信息获取的方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里。信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开阔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视野。 请你想一想在过去一周的学习生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这么多信息,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呢?个人:面对面交流、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因特网、智能手机
国家:遥感遥测、导航和通信卫星(获取地质勘探、气象预报、军事情报等)一、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各种信息源泉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信息的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往往也不同。一、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马拉松的由来——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二、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分组讨论:二、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驿站、烽火台、风筝、信鸽、旗语、印刷术报纸、杂志、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视、网络、计算机、光盘、智能手机从烽火台到信息高速公路3000多年前,人们利用击鼓的方法传达军令。约2700多年前,人们开始使用烽火台传递信息。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烽火台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军事通信网了,白天用狼烟,因为烟雾很浓而且可以升很高而不散。晚上点燃柴草的方式,柴草的火光更容易被发现。
?有个叫郑伯友的诸侯 “先王在世设烽火台是为紧急之用,今天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点烽火,有谁信之? 烽火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1876年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1926年第一台电视机与大家见面。约17世纪,英国人首创了旗语,进行航海的联络通信。古时候人们建立驿站为送信人提供休息场所。从烽火台到信息高速公路3000多年前,人们利用击鼓的方法传达军令。约2700多年前,人们开始使用烽火台传递信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和艾克特。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CPU主频1GHz 就是每秒 十亿次运算?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1971 年美国Tomlinson发送了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1876年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1926年第一台电视机与大家见面。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约17世纪,英国人首创了旗语,进行航海的联络通信。古时候人们建立驿站为送信人提供休息场所。从烽火台到信息高速公路3000多年前,人们利用击鼓的方法传达军令。约2700多年前,人们开始使用烽火台传递信息。20世纪90年代电脑、手机开始普及。互联网、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的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将踏上返回之旅。
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 神州十一号 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获得总冠军,如果想把“辽篮夺冠”消息告诉好朋友,那么在不同的时期,将怎样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呢?思考问题:提问:我校“中学生写家史”活动作为学校人文特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你想把这篇文章给西藏的家里人阅读的话,你能怎么做?
思考问题:在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发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思考问题:节目以“信”为载体,突破传统的综艺方式,用温和、平静、真情,制造了不一样的“气氛”,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节目每季选择一个书信主题,精选“理应受到更多关注的信件”,由著名演员以及观众熟知和喜爱的各界文艺工作者等念读,让观众为书信中的情感而感动,为共产党人的人性光芒而震撼,为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而振奋。《信中国》易烊千玺对话80年前的追梦少年,念读23岁英烈冯庭楷的家书,体会先辈们无私无畏的情怀。 三、信息的传递方式分组讨论:三、信息的传递方式三、信息的传递方式 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合理地选择信息传递方式,对有效的信息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信息比较适合通过图像来传递?哪些信息比较适合通过声音、视频来传递?三、信息的传递方式图像:照片、风景、宣传图、设计
Photoshop、美图秀秀
声音:音乐、故事、朗诵
喜马拉雅APP、凯书讲故事、英语趣配音
视频:物理、化学的实验、故事经过、比赛
优酷、爱奇艺快问快答1、如何获取《琵琶行》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
2、如何获取“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榜”?
3、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去故宫采集资料,需要带什么设备?能获取到什么资料?
4、想看专题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怎么办?
5、明天去方特游玩,如何查看天气预报?总 结 一、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二、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三、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总 结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便捷。
信息社会需要我们学会理智、有效地使用信息。
谁能准确无误地获取信息,及时有效地利用信息,谁就能在这个领域掌握主动权。 学 案
一、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在过去一周的学习生活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获取的信息内容
来源
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取
二、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来讨论不同历史时期信息获取的方法:
时代
获取信息的方法
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列举本时期获取信息的方法,再派组内学生能详细说出1-2种。
问题1:如果想把“辽篮夺冠”消息告诉好朋友,那么在不同的时期,你们将怎么样把这个消息传递过去呢?答:
问题2:在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发展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
三、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
能给你所了解的信息传递手段分分类吗,小组讨论:
组别
种类
项目
获取信息的工具
第1、2小组
文字
报纸、
扫描
第3、4小组
图形、图像
照片、
相机
第5、6小组
声音、影像
广播、
录音笔
提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信息比较适合通过声音、视频来传递?哪些信息比较适合通过图形、图像来传递?
答:声音:
图像:
视频:
快问快答:
1、在学校期间,如何获取《琵琶行》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
2、如何获取“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榜”?
3、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去故宫采集资料,需要带什么设备?能获取到什么资料?
4、想看专题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怎么办?
5、明天外出游玩,如何查看天气预报?
古代的信息获取方法
1、我国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人们传递信息只能靠步行或骑马,非常辛苦,速度也特别慢。为了方便休息,人们便在各地建立了驿站。快马驿站有点如今快递的雏形的感觉,送信人骑着马沿着驿道穿梭在不同的驿站之间,驿站分配提供给送信人食宿同时管理马匹,驿道组成驿道网相当于通信网,把信件传递到目的地。(一骑红尘妃子笑)
2、有了敌情该怎么办?古时候边疆设了许多烽火台,又称狼烟台,一旦遇有敌人进犯,白天烧狼烟,夜间点柴草。下一个烽火台看见烟火立刻点燃自己的烟火,这样一台传一台,迅速把敌情传递出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3、古代战场利用击鼓传令的方法传递信息,鼓手敲出不同的鼓点,传递不同的意义。比如:击鼓进军、鸣金收兵
4、风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娱乐工具,其实最早也是用于军事目的。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敌军的距离和方位,然后挖地洞一举破敌。唐朝的张丕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
5、过去海上没有通信设备,人们就利用信号旗进行海上联络通信,发信号的人手拿两面旗子放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字母,由此组成句子传递信息。
6、鸽子送信和鸿雁传书差不多,经常在武侠小说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信鸽的腿上帮上纸条,叮嘱几句后潇洒的放飞。用信鸽传递信息和情报也是个好方法,人们将信卷成小卷,牢牢绑在鸽子腿上,然后放飞鸽子,让鸽子把信送出去。
7、鸿雁传书源于苏武牧羊。相传公元 100 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囚禁并流放到贝加尔湖放羊。一放就是 19 年,汉昭帝即位后要求释放苏武,匈奴不好意思说出将苏武流放便慌称苏武已死,而后汉朝使了个记说「有一只鸿雁,脚上系有帛书称苏武在一个湖附近」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苏武。
8、竹筒传书和漂流瓶类似,公元 590年,隋朝杨素讨伐南方叛乱,杨素率领水军打到海边,然后派史万岁到敌军的背后进攻。史万岁打了许多胜仗想告诉杨素可以进攻了,然而被包围的他消息却无法传出,他砍了竹子做成竹筒,写信塞进竹筒封好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挑水的人发现了竹筒并把胜利消息告诉了杨素,杨素率领大部队乘胜追击,获得了胜利。
9、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对信息的记载和传递、对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近代的信息获取方法
1、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2、通过阅读书籍资料获取信息。
3、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摩尔斯编码。现在,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使用了。
4、电话机是美国人A. G. 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他用两根导线连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的送话器和受话器,首先实现两端通话。但通话距离短、效率低。随着IT技术的不断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本世纪初出现了一种带个人数据助理(PDA)的电话机“智能电话”。
5、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
6、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1926年,由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明,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到1928年,美国的RCA电视台率先播出第一套电视片《FelixTheCat》,从此,电视机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从此 ,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平面。
现代的信息获取方法
1、电话更新了好几代(手摇式电话、键盘式电话、磁卡电话、无绳电话、可视电话、传真机、手机、智能手机)
2、1990年万维网出现,让我们普通的人们能够通过浏览器获取到很多信息。
3、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 “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一起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
4、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
手机在线收听:如今很多电台都提供了互联网收听服务,很多网站都收集了这些电台的收听地址,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在线收听广播节目。手机上可以用“喜马拉雅”APP收听。
5、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高分专项、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硕果累累,中国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的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神舟十一号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