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解决几种类型习题。
3.学会使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体验学习】
一、自主学习与思考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
②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
④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
⑤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2.上面②~⑤的反应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它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有何不同
二、实验探究与交流
㈠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两种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 。
3.讨论:
①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
②2NaOH+CO2=Na2CO3+H2O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它属于复分解反应吗
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活动与探究1:
实验 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向盛有大理石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将食盐溶液滴加到硝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如果有 、 或 生成,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3.活动与探究2:
⑴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
H2SO4 Ba(NO3)2 NaOH K2CO3
H2SO4
Ba(NO3)2
NaOH
K2CO3
⑵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㈢酸、碱、盐溶解性:
阅读教材附录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你能归纳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吗?
三、整理巩固与反思
[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有时还要看反应物的溶解性情况。因此,要注意掌握一些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思考]发生复分解反应时一定能观察到反应的现象吗
【自主检测】试一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
1.下列物质一般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硝酸钾 B.氯化钠 C.硫酸铜 D.碳酸钠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由同一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
A.氢氧化钠和氯化铁 B.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C.硫酸钡和氢氧化铜 D.氯化银和硝酸
3.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⑴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 ;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
⑵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 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4.现有4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为(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A
2.A
3.⑴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K2CO3+2HCl=2KCl+H2O+CO2↑
③Ba(OH)2+2HNO3=Ba(NO3)2+2H2O
⑵CO32-和H+ OH-和H+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