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文言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并能翻译、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生动的描写、曲折的情节及丰富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树立“人的智慧战胜一切”的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典型文言实词,理解名词的活用现象。
1、关于作者及作品;
2、关于狼的资料(成语、故事、谚语、写狼的文章等);
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课:齐秦的《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导课;
2、关于作者作品。
二、初识狼:
关于狼的成语、谚语和狼的形象交流讨论。
三、文学作品中的狼——蒲松龄的《狼》
(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2、理解课文,结合注释把握重点词语和翻译课文;
3、归纳积累重点字词。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根据上面图画,复述课文;
3、理清故事结构。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遇狼:(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
原文语句回答。
3、惧狼:(1)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2)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4、御狼(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狼的表现呢?
(2)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5、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6、从中看出狼和屠户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如果屠户不敢拿起刀与狼斗,结局会是什么样?
2、如果最终结局是屠户被狼吃了,课文的结尾可以怎么改?
3、“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4、本文的主旨句是?揭示了什么主题?
(四)比较阅读,多角度认识狼
1、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思考:
(1)这两篇文学作品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两篇文学作品分别还写出了狼的什么特点?
(3)从作品中对狼的议或评看出,这两篇文学作品中作者对狼的态度有何不同?
(4)同样是写狼,为什么文学作家笔下的狼会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2、读科学家对狼的介绍文字,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狼与科学家笔下的狼,有什么不同?
四、深识狼——自然界中的狼
读《狼的十大哲学》和狼文化的内容,思考:
综合以上资料讨论: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危害,所以应该把它斩尽杀绝,你同意么?
五、课堂总结: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
六、布置作业:
请以“我是一只狼”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题目自拟,200字以上。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