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月的天山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七月的天山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4 13:3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R·四年级下册
4* 七月的天山
天 山
天山:亚洲内陆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深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为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
山脉
花海
天池
雪峰
字词学习
duàn








jiàn

ái

jiàn
yán
ān


yǐn
(饮酒)
yìn
(饮马)
zhònɡ
(重要)
chónɡ
(重复)
多音字
1.灿烂多彩。( )
2.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
3.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 )
4.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多用于形容山)。 ( )
A.五彩缤纷 B.斑斓 C.绵延 D.萦绕
B
C
D
词语解释
A
山涧:山间的水沟。
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繁花:繁茂的花,各种各样的花。
白皑皑:形容霜、雪等洁白。
幽静:寂静。
高耸:高而直地耸立。
矫健:强壮有力。
【描写花的词语】
娇艳欲滴 万紫千红 争奇斗艳 绿肥红瘦 花团锦簇 繁花似锦
傲霜斗雪 五颜六色 落英缤纷 香气扑鼻 雍容华贵 含苞待放
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
凉爽的秋天 高耸的雪峰
清澈的水底 耀眼的霞光
绚烂的彩虹 欢快地跳跃
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作者把“雪峰”比作“白缎”,“雪峰间的云影”就成了“白缎”上绣的“银灰色的花”。蓝天为背景,白色的雪峰更加白,连云彩的影子都变成了银灰色,想象丰富,比喻巧妙。
巨大
白缎
雪峰:高 大 白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比喻:“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既写出了雪水流动的形态美,又写出了雪水的光亮美;“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写出了冲激的溪流抛起的浪花很漂亮,突出其清澈、纯净、圣洁之美。这句话写出了不论是整体的雪水,还是细节的雪水,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都很漂亮。
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句话以清清的溪流、游动的鱼群衬托出天山的寂静。清澈见底、缓慢流淌、五彩斑斓的溪水,闪着鳞光的鱼群,飞溅跳动的浪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构成了天山脚下独特的美景。
水:急 清 生机无限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这句话把原始森林写得很美,突出了它蜿蜒翠绿、葱郁幽静的特点。“白皑皑”说明山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说明原始森林面积很广;“重重叠叠”说明塔松长势旺盛,枝繁叶茂。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衬托:作者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用马蹄溅起的水声反衬出密林的幽静。
森林:密 静 绿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比喻、排比:三个极美的比喻句构成了一个排比句,突出了野花“五彩缤纷”的特点,洋溢着作者满腔的喜悦与赞美之情。
野花:高 艳 多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思考:“浮”字能不能换成“站”字?为什么?
不能换。“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是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如果换成“站”字,就不能准确描述这种景象了。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反问:虽然是反问,但是表达的语气更加肯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进入
往里走
雪峰:高 大 白
美不胜收
深处
水:急 清 生机无限
森林:密 静 绿
野花:高 艳 多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山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从军行
刘 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
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说一说你喜欢文中描写的关于天山的哪一个特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