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海水中的化学》 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组号
化学老师寄语: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
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
一、自主预习,基础巩固
1.在不用其他任何试剂的情况下鉴别:①MgSO4②NaOH③FeCl3④KCl四种试剂,则各物质被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2.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加盐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氢氧化钠 B.将CO,CO2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除去CO中混有的CO2C.加热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O D.加硫酸除去Na2SO4中混有的Na2CO3
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aCl2,NaCl,H2SO4 B.NaCl,H2SO4,Na2CO3 C.Na2SO4,KNO3,NaOH D.NaOH,H2SO4,HCl
二.填空题
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矿物资源中以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最多,人们在海底发现了一种被誉为”未来能源的矿物资源.,它是由天然气和________在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物,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它作为燃料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海水中得到淡水,主要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怎样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晶法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后者适用于什么样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碱法制纯碱的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科学家___________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充分利用了原料。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⑴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Q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让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⑷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30℃时,A物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到20度时,会析出_____克晶体。
⑹10℃时,A物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20℃时,至少要加入A物质____________克,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⑺将3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6.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生成_____ _______的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1.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
⑴为使MgCl2转化为氢氧化镁,试剂1可以选用_________,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加入1的量应该__________,验证MgCl2已经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几种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A物质是________。
⑶加入试剂1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 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⑷试剂2可选择___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无水MgCl2在融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镁和氯气,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 。
(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
棒、 、 ,玻璃棒的作用是
(4)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5)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
二.合作探究,知识深化(15分钟)
海
水
中
的
化
学
1、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
比较项目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 受外界条件(温度等影响) 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温度 一定 不一定
溶剂量 100g 不定量
溶液状态 达到饱和 饱和或不饱和
单位 克 是比值(无)
相互转化 某温度时,某物质任一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过滤与结晶
分离提纯方法 过滤 结晶
概念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从溶液中析出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的过程
原理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通过滤纸或过滤层 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目的
选用范围 适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如粗盐提纯 适用于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如NaCl和KNO3的分离
主要仪器名称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
主要操作 溶解、制作过滤器、过滤 溶解、蒸发、冷却、结晶(重结晶)
操作要领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液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不断搅拌;发现较多固体时应改用小火或停止加热
3、离子的检验
CO32-、Cl-、SO42-的检验,所用试剂及现象
离子 所用试剂 现象 结论 举例
CO32- 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某物质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含有CO32-离子 NaCl和Na2CO3的鉴别
Cl- 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某溶液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海水和淡水及淡水和自来水的鉴别
SO42- 用Ba(NO3)2溶液和稀HNO3 某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Na2CO3和Na2SO4的鉴别
三.当堂检测,实现堂堂清(10分钟) 题目见作业纸
化学老师寄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海水中的化学复习》当堂测试
班级 小组 姓名
1.在我国东海数百公里的海域又发生了赤潮,赤潮是海洋中红色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结果,这种m现象对海洋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赤潮的发生,就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你认为造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田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②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使用含磷的洗衣粉④过度海水繁殖⑤海岸绿化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的是:( )
A.调味的食盐 B、透视用的钡餐BaSO4 C、洗涤用的纯碱 D、蔗糖
3、下列可以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将他们分离的是:( )
A.水和酒精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碳酸钙和食盐 D、纯碱和食盐
4、下列有关溶液(固体溶质)的叙述:( )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都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5、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
A.饱和石灰水降温 B.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
C.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 D.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6.分别取等质量的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倒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
A.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大 B.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大
C.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D. 20℃时, 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7.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
A.生石灰 B.氯化钠 C.硝酸铵D.氢氧化钠
8.下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
A.2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 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M.N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 阴影处M.N都是饱和溶液
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
①CuO+H2SO4→CuSO4+Na2CO3→CuCO3 ②Fe+O2点燃→Fe2O3+H2SO4→Fe2(S04)3
③CaO+H2O→Ca(OH)2+Na2CO3→CaCO3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等级 日期
S﹨g
T℃
10 20 30 40
40
30
20
10
p
Q
A
B
C
海水:主要含
NaCl,MgCl2等
试剂1
溶液
Mg(OH)2
试剂2
MgCl2溶液
无水MgCl2
通电
Mg
加水
A物质
贝壳:主要成分CaCO3
煅烧
10 20 30
20
10
m
n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