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 题
第9课?? ? 辛亥革命
课? ? 型
新 授
课? 时
1
复备时间
?
主 备 人
主备人单位
复备人
?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难点
革命志士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
教?? 学?? 过?? 程
个性修改栏
?
一、? 优化导入,揭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和2016年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问:习近平对孙中山的评价为什么如此之高?辛亥革命是怎样爆发的?这场革命有何历史影响?导入新课
二、指导自学,整体感悟
见“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
三、互动互研,解难释疑
1、? 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时间:1906年;? 领导人:刘道一、蔡邵南;
影响: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绍兴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徐锡麟、秋瑾;
结果:失败。
广西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广州(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生;
结果: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过程:谋划起义----计划泄露----士兵首义----三镇胜利---各省响应
2、为什么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3、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四、精点巧拨,归纳生成
1、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1)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失去民心;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3)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积极参加革命。
2、孙中山的精神品质?
坚定信仰、矢志不渝、百折不挠、与时俱进。
五、分层设练,拓展延伸
?? 比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从背景、主张、失败的原因、革命的范畴方面回答;
不同点从领导阶级、主张、手段、性质和结果等方面比较。
?
?
?
板
书
设
计
辛亥革命
?
萍浏醴起义 ?? 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或意义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教
学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