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五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五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4-01 12:15:00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五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第I卷 (客观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
N + He → O +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2和O3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Mg(OH)2碱性比Ca(OH)2强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5.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Cl
C.NH4Cl的电子式: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7.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X<Y<Z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8、有A、B、C、D四种金属,常温下只有C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B与A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时,A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A能从D的硝酸盐溶液中能把D置换出来,则四种金属失电子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C>B>A >D B.C>D>A>B C.C>A>B>D D.D>C>B>A
9、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和C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a B.离子半径W3+ > Y2—
C.W和Y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D.原子半径W > Y
10、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氯化铵分解和冰融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11、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要破坏氮氮叁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2、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B.被其它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核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14、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15、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冰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16、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在反应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H2O中的共价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Q2 >Q3 B.Q1+Q2 >2Q3 C.2Q1+Q2 <4Q3 D.2Q1+Q2 <2Q3
17.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第Ⅱ卷 (主观题共49分)
18.(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空(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4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① ② ⑾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与④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判断依据是 ;在⑧与⑿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是 ,判断依据是 。
19.(10分)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4、–2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102
0.110
0.143
0.160
0.186
分析上表中有关数据,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涉及上述元素的答案,请用元素符号表示。
(1)E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2)A、H、J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离子符号)
(3)A与J所形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是 ,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4)B与H所形成的化合物与J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3分)已知A、B、C、D、E为五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A、B、C、D含有10e-,E为双核18e-离子,回答以下问题:
(1)A与B形成的化合物甲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与C结合成的化合物乙难溶于水,乙溶于甲的水溶液得无色透明溶液,则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2)任何水溶液中都含有A、D两种离子,D离子的电子式为 。
(3)B与E形成的化合物丙,其中离子数之比为2:1,A与D结合成化合物丁,丁与丙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写出丁的电子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戊,是“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时使用的高能燃料之一,该化合物与E的电子数相同,结构分析得到该分子中只含有单键,则戊的电子式为 。
21.(13分)看右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流表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
两极反应式为:
正极 ;
负极 。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则负极为 (填Mg或Al),总反应方程式为

(3)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右下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4)如果将上述装置中通入的H2改成CH4气体,也可以组成一个原电 池装置,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题答卷纸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第Ⅱ卷 主观题(49分)
得分
18、(13分)
(1)① ② ⑾
(2) , , 。
(3) , , 。
(4) , ;
, 。
得分
19、(10分)
(1) , ;
(2)
(3) , 。
(4)
得分
20、(13分) 
(1) , 。
(2) 。
(3) , 。
(4) 。
得分
21.(13分)
(1) , ,
正极 ;
负极 。
(2) ,
(3) 。
(4)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题答卷纸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51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D
B
D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C 
B
D
B
D
C
第Ⅱ卷 主观题(49分)
18、(13分)(1)N;F;Ca (2)K;F;Ar
(3)HClO4 ;KOH;Al(OH)3
(4)Na;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 ;
Cl2;氯气可以与溴化钾反应,置换出单质溴。(每空1分,共13分)
19、 (10分)(1)3 ⅥA(2分)(2) F–、Na+、Al3+ (2分)
(3)离子键(2分)
(2分)
(4) Al2O3 + 2OH– 2AlO2–+ H2O (2分)
20、(13分) 
(13)、(1)(2分),Al(OH)3 + OH- = AlO2- + 2H2O(2分)
(2)(2分)
(3)(2分),2Na2O2 +2 H2O = 4 NaOH + O2↑ (2分)
(4)(3分)
21.(13分)(1) 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 (1分) ,偏转(1分)
正极 2H++2e=H2 (2分)
负极 Mg —2 e- = Mg2+ (2分)
(2) Al (1分)
2Al +2 NaOH+2H2O = 2NaAlO2 +3H2 (2分)
(3)O2+2H2O+4e-=4OH- (2分)
(4)CH4+10OH-—8e-=CO32-+7H2O (2分)